[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门禁控制器的安装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5111.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3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庞亮;刘振华;张涛;汪俊平;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1 | 代理人: | 龚洁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门禁 控制器 安装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门禁控制器的安装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商业大厦、智慧社区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出入口控制场所选择部署智能门禁控制管理系统,以期实现高效率、高安全的通行权限管理。但来来往往的人员中,既包括了大量的内部业主、内部员工、商户等,又包括了众多顾客、访客等,使人员出入口控制管理工作呈现管理维度高、管理对象繁杂、安全隐患多、管理人员工作量大、技术素质要求高等更多新特点。
我国门禁控制管理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发展较晚,主要产品系统架构由国外品牌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并经历了本地化的长时间发展。从早期模仿学习开始,国产品牌历经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始占据行业主流位置。
随着门禁控制技术的改进,现有的门禁控制器的壳体样式多种多样,然而现有的门禁控制器与其配伍的壳体在使用过程中防水性能和抗老化性能有待提升;同时具有易拆卸的缺点,无法防止非正常拆卸现象的发生。
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用于门禁控制器的安装壳体,使其具有防水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高的优点,同时在有效防止非正常拆卸现象发生的同时,又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门禁控制器的安装壳体,能够与门禁控制器配伍安装,具有防水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高的优点,安装方便,又有效防止非正常拆卸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门禁控制器的安装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后壳朝向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具有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所述第一卡扣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卡扣上设置有锁定键,所述安装板中部设置有开口,且其反向后壳的一侧位于开口边缘处设置有与滑槽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与第二卡扣形状相匹配的开槽和第二卡扣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当所述后壳与安装板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位于锁定位置,且所述连接部位于滑槽内,所述锁定键位于容置槽内;当所述后壳与安装板分离时,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位于解锁位置,且所述连接部与滑槽相分离,所述锁定键与容置槽相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壳体结构设计合理,有效针对门禁控制器中的电路板进行容置和安装,本实用新型将后壳与安装板实现旋转卡扣连接,安装方式简单,且减少了产品加工部件,同时该结构在实现连接后,如果需要拆卸,则需要使用专用工具顶入卡位解锁。这种结构安装方便同时防止非正常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依次分为斜坡段、水平段和限位段,当所述第一卡扣由解锁位置运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卡扣的一端依次经过斜坡段和水平段且与限位段相接触,另一端位于所述斜坡段;当所述第二卡扣由解锁位置运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卡扣的锁定键穿过开槽并运动至容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针对连接部的结构特征进行科学巧妙设计,使得后壳在于安装板实现连接时,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卡扣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呈对称设置。
通过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卡扣,使得后壳与安装板的连接更加稳固紧密,不会因震动或使用过久而相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反向后壳的一侧设置有解锁通槽,所述解锁通槽与容置槽相连通。
通过解锁通槽,方便工作人员对安装壳体进行拆卸和维修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呈环状。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与后壳均呈圆形,所述第一卡扣呈与开口边缘弧度相等的弯曲状。
上述形状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其他结构特征有效整合,方便后壳与安装板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与后壳之前形成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设置有声腔室。
通过设置声腔室可以最大程度放大喇叭的声音效果,以使门禁控制器对使用者起到提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上与声腔室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扬声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连接有密封圈。
密封圈的设计能够使安装壳体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灯罩。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上连接有过线圈。过线孔用于保护客体内的电路板用于输出连接的线束,其中过线圈的设置,进一步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同时防止电线卡断或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5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新型智能电子锁装置的室外一体化机柜
- 下一篇:一种电气工程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