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4818.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3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华;谢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宝华;谢志勇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属于汽车降噪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消音器的原理就是其汽车排气管是由两个长度不同的管道构成,这两个管道先分开再交汇。由于两个管道的的长度差值等于汽车所发出的声波的波长的一半,使得两列声波在叠加时发生干涉时相互抵消而减弱声强,使声音减小,从而起到消音的效果,现有的汽车消声器,无法阻隔声浪从消声器侧面扩散,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通过设置外壳、内壳双层结构,其中,外壳内设置了带吸声孔的穿孔石膏板,配合吸声材料层的设置,内壳内发出的声波沿着这些吸声孔可以深入穿孔石膏板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达到吸声隔音的效果,内壳内为市面上常见的消声器结构,可达到初步的降噪效果,配合外壳的强化降噪效果,实现最大化的排气管消声功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外壳、内壳、进气管、排气 管和通气管,所述外壳内部依次设有吸声材料层和穿孔石膏板,所述吸声材料层分别与外壳和穿孔石膏板贴合,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固定连接外壳和内壳的固定支架,所述内壳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共振腔和降噪腔,所述降噪腔内设有两个隔板将降噪腔分为三个腔室,所述进气管由共振腔端穿入延伸至降噪腔的最右侧腔室,所述排气管从降噪腔的最右侧腔室穿入延伸至降噪腔的最左侧腔室,所述通气管连接降噪腔最左侧腔室和最右侧腔室。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位于降噪腔的中部腔室内均设有孔洞。
优选的,所述穿孔石膏板内壁上设有整列式吸声孔,所述吸声孔孔径在6mm-10mm之间。
优选的,所述吸声材料层由玻璃纤维布制成。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汽车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外壳、内壳双层结构,其中,外壳内设置了带吸声孔的穿孔石膏板,配合吸声材料层的设置,内壳内发出的声波沿着这些吸声孔可以深入穿孔石膏板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达到吸声隔音的效果,内壳内为市面上常见的消声器结构,可达到初步的降噪效果,配合外壳的强化降噪效果,实现最大化的排气管消声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穿孔石膏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2、吸声材料层;3、穿孔石膏板;4、内壳;5、空腔;6、共振腔;7、降噪腔;8、通气管;9、进气管;10、排气管;11、孔洞;12、隔板;13、固定支架;14、吸声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外壳1、内壳4、进气管9、排气管10和通气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依次设有吸声材料层2和穿孔石膏板3,所述吸声材料层2分别与外壳1和穿孔石膏板3贴合,所述外壳1与内壳4之间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设有固定连接外壳1和内壳4的固定支架13,所述内壳4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共振腔6和降噪腔7,所述降噪腔7内设有两个隔板12将降噪腔7分为三个腔室,所述进气管9由共振腔6端穿入延伸至降噪腔7的最右侧腔室,所述排气管10从降噪腔7的最右侧腔室穿入延伸至降噪腔7的最左侧腔室,所述通气管8连接降噪腔7最左侧腔室和最右侧腔室。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9和排气管10位于降噪腔7的中部腔室内均设有孔洞11。
进一步,所述穿孔石膏板3内壁上设有整列式吸声孔14,所述吸声孔14孔径在6mm-10mm之间。
进一步,所述吸声材料层2由玻璃纤维布制成。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9一端连接汽车排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宝华;谢志勇,未经陈宝华;谢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4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发电机组顶置消声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波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