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检修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2923.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艳虎 |
主分类号: | B25H1/16 | 分类号: | B25H1/16;B25H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张杰,李志民 |
地址: | 057550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检修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维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检修平台。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电动自行车体积小,速度快,环保无污染,在短距离出行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并且随着绿色出行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电动自行车的持有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如此大规模的数量又催生着电动自行车维修行业的迅速庞大。
电动自行车维修这个行业是自行车维修的延续,继承了大部分自行车维修的传统经验和技术。但是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有着大量的不同,传统的维修工具并不能满足电动自行车维修的需要。
比如电动自行车的重量大、电器元件部分主要集中在底部、轮胎体积小、部件多、紧固程度更高,在维修时一般均需要搬动电动自行车,这个过程十分耗费体力,当维修量较大时,维修人员体力消耗迅速,难以长时间工作;并且大部分的维修工作需要在电动自行车的两侧进行,维修人员需要带着工具频繁移动,不但浪费时间,频繁移动大量的维修工具对维修人员的体力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传统的维修方式中,维修人员基本上是猫腰或者蹲着进行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但维修速度慢,而且会对脊柱、腰椎产生较大的伤害;尤其是在冬天,维修人员在工作时腰部非常容易就暴露在冰冷的空气中,对腰椎和腰部肌肉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电动自行车用检修平台。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检修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部、轨道、安装在轨道上的滑块和设在滑块上的座椅;
所述升降部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丝杠、与丝杠螺纹连接的丝杠螺母、固定在丝杠螺母上的支撑架和放置在支撑架上的前叉;
所述底座上还固定安装有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和丝杠的一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述减速机的类型为直角减速机。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述丝杠的两端均设有轴肩。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述丝杠的两端均套装在支架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述支架上设有滑槽;所述丝杠螺母的两个侧翅位于滑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在丝杠螺母上的主支撑和固定在主支撑上的辅助支撑A和辅助支撑B。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述前叉上设有至少一个与辅助支撑B截面相匹配的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述前叉的一端上设有向上的弯折。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述座椅上固定安装有工具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入之前串联有换向器和开关。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部采用市场上技术成熟、价格低的电机与减速机组合的方式,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并且减速机采用直角减速机,这种减速机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设置,输入轴与水平安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与和底座垂直的丝杠连接。这种结构形式下电机和减速机均采用常规位置安装,安装难度更低,需要维修时不需要拆卸即可进行维修,更加方便;和垂直安装的方式相比,能够有效的降低支架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创新的运用了电动升降机构来提升待维修的电动自行车,使维修人员能够坐在座椅上对其进行维修,这样维修相比于过去的蹲着或者猫着腰相比,维修人员受到的限制更少,活动范围更大,并且座椅能够在能够降低维修难度,缩短维修时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维修人员可以坐在座椅上进行工作,舒适程度更高。坐姿不会对腰椎和脊柱产生损害,尤其在冬天,维修人员的腰部不会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可以在轨道上滑动,也就是说维修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时时调整与电动自行车的相对位置,选择合适的维修位置,维修方式更加灵活与方便;同时座椅旁边配置有工具台,可以把需要的工具放置在工具台上,根据需要随取随用,不需要随身携带,能够有效减少维修人员的负重,缩短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艳虎,未经张艳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2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OI检测机偏转角度装置
- 下一篇:流体喷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