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0656.3 | 申请日: | 201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申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成利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等,有机物是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例如:淀粉、蛋白质、糖类和植物油等,城市生活污水的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总氮量和总磷量都相对较高。当含氮量和含磷量较高的水质排入自然界,容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大量生长繁殖,严重时会造成赤潮和水华,以致水质恶化,污染环境。城市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针对生活污水,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生物法。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两大类,又以活性污泥法为主。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103910463 B公开了一种BC 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这一工艺方法虽然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但是这种工艺在经过活性污泥处理后的水体还是需要二次沉淀,并且配套活性污泥回收系统,而且其对于活性污泥的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简化了活性污泥回收的工艺设备,提高了活性污泥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沉砂池、好氧反应池和消毒池,所述沉砂池内通过第一挡板分为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第一沉淀区与进水阀门相连,第一挡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的出水阀门,第一沉淀区底部设置有若干层金属滤网,第二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好氧反应池顶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提升电机,提升电机通过链条连接有储料盒,储料盒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框架连接,框架内设置有金属丝网层,金属丝网层内部盛放有活性污泥,金属丝网层外侧设置有加热器,金属丝网层与框架之间填充有过滤棉层,支架上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通过充气软管与顶板连接,好氧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潜水泵通过喷水软管与喷头相连;消毒池内设置有搅拌器,消毒池通过回水管与第二沉淀区相连,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流泵。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滤网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硬质挡片,硬质挡片顶部对称设置有向两侧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的高度由硬质挡片的中间向硬质挡片的两侧逐渐降低,相邻的硬质挡片交错设置,硬质挡片之间保留有间隙,硬质挡片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弹性挡片,弹性挡片与第一通孔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挡片通过连接轴连接在第一通孔内,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与连接轴选择性接触的限位块,连接轴在第一通孔内的旋转角度为15°~30°,倾斜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丝网层内设置有螺旋导流槽,螺旋导流槽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充气软管与螺旋导流槽相连,相邻喷头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位于过滤棉层内。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包括中心的第一喷嘴和位于第一喷嘴外侧,成环形排布的若干个第二喷嘴,第二喷嘴与第一喷嘴的夹角为65°。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喷嘴内设置有塞体,塞体内设置有锥形孔,塞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喷嘴一一对应的折流面,水流通过折流面反射进入第二喷嘴。
一种上述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污水通过进水阀门流入第一沉淀区进行初步沉淀,然后通过出水阀门流入第二沉淀区,利用活性炭吸附层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吸附净化;出水阀门与进水阀门交错打开,出水阀门与进水阀门同时保持关闭的时间为15min~30min;
B、经过沉砂池处理的水体进入好氧反应池,提升电机带动储料盒进行上下匀速运动,与此同时潜水泵和鼓风机分别向储料盒送入水体和空气,利用活性污泥对水体内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加热器对活性污泥的分解区域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35℃~40℃;
C、经过好氧反应池处理的水体进入消毒池,在消毒池内加入漂白粉进行消毒,回流泵将含有漂白粉的水体持续注入第二沉淀区,对第二沉淀区内的微生物生长进行抑制,回流泵与进水阀门的注入水量之比为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成利,未经申成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0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家庭生活废水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泉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