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9915.0 | 申请日: | 2017-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7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凯;高天;杨刚中;郑亚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11/18;B65G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煤矿 运输 效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运输辅助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品种多、巷道狭窄、运距长短不一、线路复杂、可见距离短,因而作业复杂、维护检修困难、安全要求高,在煤矿的采矿过程中,需要将采的原煤运输出井,现在普遍采用一个漏斗的形式,将采的原煤经过传送带运输出去,其倾斜的角度不可调,这种运输效率较低,所以设计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可以在对传送带上运送煤时,采用双漏的形式,增加运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运输辅助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包括万向轮、底座、筋条、支撑杆、支撑板、转动座Ⅰ、转动轴Ⅰ、活动杆Ⅰ、螺栓套、活动杆Ⅱ、支撑筋、转动座Ⅱ、转动轴Ⅱ、输送板和挡边,可以在对传送带上运送煤时,采用双漏的形式,增加运输效率。
万向轮与底座相连接,且万向轮位于底座的下端,筋条与底座相连接,且筋条位于底座的上端,筋条与支撑杆相连接,支撑板与支撑杆相连接,转动座Ⅰ与支撑板相连接,且转动座Ⅰ位于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轴Ⅰ与转动座Ⅰ相连接,活动杆Ⅰ与转动轴Ⅰ相连接,螺栓套与活动杆Ⅰ相连接,活动杆Ⅱ与螺栓套相连接,活动杆Ⅱ与转动轴Ⅱ相连接,转动轴Ⅱ与转动座Ⅱ相连接,转动座Ⅱ与输送板相连接,且转动座Ⅱ位于输送板的下端,支撑筋与输送板相连接,且支撑筋位于输送板的下端,挡边与输送板相连接,且挡边位于输送板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所述的支撑杆垂直于底座的上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所述的支撑板与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所述的活动杆Ⅰ与螺栓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所述的活动杆Ⅰ、螺栓套和活动杆Ⅱ共中心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所述的输送板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可以在对传送带上运送煤时,采用双漏的形式,增加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万向轮1;底座2;筋条3;支撑杆4;支撑板5;转动座Ⅰ6;转动轴Ⅰ7;活动杆Ⅰ8;螺栓套9;活动杆Ⅱ10;支撑筋11;转动座Ⅱ12;转动轴Ⅱ13;输送板14;挡边1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运输辅助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煤矿运输效率装置,包括万向轮1、底座2、筋条3、支撑杆4、支撑板5、转动座Ⅰ6、转动轴Ⅰ7、活动杆Ⅰ8、螺栓套9、活动杆Ⅱ10、支撑筋11、转动座Ⅱ12、转动轴Ⅱ13、输送板14和挡边15,可以在对传送带上运送煤时,采用双漏的形式,增加运输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9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配料传输线
- 下一篇:用于双向运行胶带机的翻转式导料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