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筋保护层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8606.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5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苏其丰;袁建红;廖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桂林地建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层 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具体是一种负筋保护层卡具。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超厚一直是困扰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虽然现在施工现场大量使用了钢筋保护层垫块、支架、马镫以及采用悬挂法悬吊负筋等工艺,但是钢筋混凝土楼板检测中,保护层厚度检测合格率不高,普遍存在负筋保护层超厚现象。究其原因,负筋采用垫块、支架工艺,由于踩踏造成负筋偏离支撑,负筋采用悬挂法悬吊在支架上,当作业人员行走在上面时,悬吊铁丝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负筋保护层卡具。这种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快速、准确将板负筋固定在设计要求的位置、有效提高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可重复使用、能降低成产成本。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筋保护层卡具,包括把手部分和卡口部分,所述卡口部分带开口、且呈直角“U”形,构成卡口部分开口的两个直角边为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第一直角边的尺寸大于第二直角边尺寸,第一直角边在开口端的一端与把手部分的一端斜接成一体。
所述斜接的角度为至少35°。
所述卡口部分的开口净高等于悬挂架方钢横梁厚度尺寸、板负筋直径尺寸和板负筋分布钢筋直径尺寸三者之和。
所述第二直角边的长度为至少30mm。
所述卡具的材质为扁钢。
所述扁钢为20*2扁钢。
将板负筋及分布筋卡固在方钢悬挂架上,能准确将板负筋固定在设计要求的位置。
这种卡具可重复利用,替代只能一次性使用的传统的Φ6钢筋撑脚,与传统的Φ6钢筋撑脚相比,具有悬挂可靠,负筋不会因踩踏产生脱落位移。
这种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快速、准确将板负筋固定在设计要求的位置,有效提高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可重复使用,能降低成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卡具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把手部分 2.开口净高 3.第一直角边 4.第二直角边 5.悬挂架方钢横梁 6.板负筋 7.板负筋分布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负筋保护层卡具,包括把手部分1和卡口部分,所述卡口部分带开口、且呈直角“U”形,构成卡口部分开口的两个直角边为第一直角边3和第二直角边4,第一直角边3的长度大于第二直角边4的长度,第一直角边3在开口端的一端与把手部分1的一端斜接成一体。
所述斜接的角度为至少35°,本例为45°。
所述卡口部分的开口净高2等于悬挂架方钢横梁厚度尺寸、板负筋6直径尺寸和板负筋分布钢筋7直径尺寸三者之和。
所述第二直角边4的长度为至少30mm,本例为30mm.
所述卡具的材质为扁钢。
所述扁钢为20*2扁钢。
本例卡具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制作:利用砂轮切割机分别在离端头30mm及30mm+a处(a为板保护层厚度、板负筋直径、板负筋分布钢筋直径之和),将20*2扁钢切割1/2厚约1mm,用台钳夹紧扁钢,将扁钢进行弯折。
楼面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安放悬挂架;悬挂架布置完毕,在负筋与架体方框(1m*1m)交叉点位置,利用卡具将负筋及负筋分布钢筋紧紧的悬挂在方管底下,卡具及悬挂架应在楼板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初凝前拆除,砼振捣抹平以后慢慢拆出卡具及悬挂架,把粘在卡具及架体上面水泥浆清理干净,并整齐堆放,以备上一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桂林地建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桂林地建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8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电梯操作平台结构
- 下一篇:结构加固用纤维片材预应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