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7226.6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1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良;王砚波;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0 | 分类号: | H01H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 转换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行业和部门对供电的可靠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许多重要的场合都采用了自动转换开关为电器供电。作为电能切换的必备器件,自动转换开关能够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以继续对负载供电,并在电源恢复正常后自动进行反向切换,从而满足低压供电系统对电源切换的要求。
常见的PC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通过驱动电机为储能机构储能并快速释放,从而实现分合闸操作,储能机构的可靠性关系到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常见的储能机构较为复杂,使用了较多的铸件与机加工件,零件种类多且通用性差,工人在组装过程中需甄别零部件之间的差异性,耗费了大量时间;在性价比上,铸件的成本高,精度较低,分合闸速度慢,且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实现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分合闸速度快且易于加工组装的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储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储能装置,该装置包括主轴、分别套设在主轴两端的第一压簧储能机构及第二压簧储能机构以及设置在主轴上并与主轴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的第一压簧储能机构及第二压簧储能机构均包括一对并列套设在主轴上的支撑板、套设在主轴上并转动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的转盘控制组件以及一对并列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并分别位于转盘控制组件两侧的压簧推杆组件,所述的压簧推杆组件通过转盘控制组件与主轴传动连接。该装置位于自动转换开关的内部,自动转换开关的两触头系统分别与第一压簧储能机构、第二压簧储能机构传动连接。第一压簧储能机构与第二压簧储能机构的结构相同,零部件通用,便于进行模块化组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组件位于主轴端部。
所述的转盘控制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套设在主轴上的第一转盘以及一对并列套设在主轴上的第二转盘,所述的第二转盘位于第一转盘与支撑板之间,并与第一转盘传动连接,两第一转盘之间设有第一转盘支撑轴,两第二转盘之间设有第二转盘支撑轴。第二转盘支撑轴与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传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转盘上开设有第二转盘滑槽,所述的第一转盘支撑轴贯穿第一转盘,并且所述的第一转盘支撑轴的端部滑动设置在第二转盘滑槽内。第二转盘通过第二转盘滑槽与第一转盘支撑轴的端部相配合,实现与第一转盘的传动连接。支撑板对第一转盘支撑轴的两端进行轴向限位。
所述的支撑板上开设有支撑板滑槽,所述的第二转盘支撑轴贯穿第二转盘,并且所述的第二转盘支撑轴的端部滑动设置在支撑板滑槽内。支撑板滑槽对第二转盘支撑轴端部的运动进行导向及限位。
所述的主轴上设有腰形插接部,所述的第一转盘上开设有与腰形插接部相适配的腰形孔。第一转盘通过腰形孔与腰形插接部的配合,实现与主轴的传动连接。
所述的压簧推杆组件包括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的推杆导向轴、套设在推杆导向轴上的推杆以及套设在推杆上的压簧,所述的推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盘支撑轴与第二转盘传动连接。第二转盘带动第二转盘支撑轴转动,使推杆同步转动,并压缩压簧。当推杆导向轴与第二转盘支撑轴之间的距离最小时,压簧的压缩量达到最大值;随着第二转盘的进一步转动,压簧迅速伸展,使第二转盘支撑轴迅速移动至终点位置,并被支撑板滑槽进行限位。
所述的推杆上设有压簧限位部,所述的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推杆导向轴、压簧限位部相接触。压簧限位部沿推杆宽度方向向外凸出,使压簧卡设在压簧限位部与推杆导向轴之间。
所述的推杆上沿推杆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推杆导向轴相适配的推杆滑槽。当第二转盘支撑轴带动推杆转动时,推杆通过推杆滑槽与推杆导向轴相对滑动,使压簧不断被压缩。
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主轴上的齿轮以及设置在主轴端部并与主轴传动连接的手柄插接块,该手柄插接块上开设有手柄插接孔。既能够通过自动转换开关的电机驱动机构与齿轮的配合,实现自动控制,也能够通过手柄与手柄插接孔的配合,实现手动控制。
所述的手柄插接孔为内六角孔。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当传动组件带动主轴转动时,第一压簧储能机构或第二压簧储能机构中的压簧开始储能,至临界点后压簧快速释放,并带动相应的触头系统工作,实现合闸或分闸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7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