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用途生物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4446.3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卜翠萍;杨梦圆;丁瑶;唐树阳;陶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用途 生物 培养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用途生物培养皿,属于生物培养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生物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微生物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然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最为常规的设备就是在培养过程中用到的培养皿,培养皿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的培养皿较为简单,没有设置杀菌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以及加湿装置,现有的培养皿如果要进行杀菌消毒都是单独使用杀菌消毒装置,如果需要加热也是通过单独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和消毒方法增加了培养皿使用的难度,所以行业中需要一种集成在一起的培养皿,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多用途生物培养皿,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多用途生物培养皿,设置有圆筒状的外筒和盖于外筒上的盖子,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呈圆形结构的出线孔。
所述外筒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由石英玻璃制成。
所述外筒内壁的左侧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所述外筒内壁的右侧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内筒的外侧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里放置有纯净水。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线灯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作为优选,所述盖子上设置有圆形结构的凸台,所述外筒的外侧设置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紫外线灯对内筒进行消毒,通过加热棒对内筒进行加热,通过水管里的水进行加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较多,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外筒1;盖子2;凸台201;出线孔3;旋转电机4;内筒5;紫外线灯6;加热棒7;水管8;把手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多用途生物培养皿,设置有圆筒状的外筒1和盖于外筒1上的盖子2。
所述外筒1的底部设置有呈圆形结构的出线孔3,所述外筒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的电机轴上设置有内筒5。
所述内筒5由石英玻璃制成,所述外筒1内壁的左侧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6,所述外筒1内壁的右侧设置有加热棒7,所述内筒5的外侧设置有水管8,所述水管8里放置有纯净水。
所述紫外线灯6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盖子2上设置有圆形结构的凸台201,所述外筒1的外侧设置有把手9。
使用时,通过内筒5进行微生物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如果需要对培养皿进行杀毒,启动紫外线灯6对内筒5进行杀菌即可,同时启动旋转电机4,通过旋转电机4带动内筒5进行旋转,从而使内筒5的各个部分都进行均匀的杀菌。
如果需要对内筒5进行加热,启动加热棒7,通过加热棒7对内筒5进行加热,同时启动旋转电机4,通过旋转电机4带动内筒5进行旋转,从而使内筒5的各个部分都进行均匀的加热。
如果需要对内筒5进行加湿,在水管8中放置纯净水即可,水份会挥发到内筒中,从而实现加湿,如果需要加快加湿的速度,启动加热棒7,通过加热棒7对准水管8进行加热,这样纯净水就会通过高温加快挥发,从而增加了加湿的速度。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4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纤维藻类培养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毕赤酵母发酵小试的流加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