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间隔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2941.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3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黔会;张挣鑫;韦棉凯;杨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间隔带,属于交通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道路的大规模建设,同时也带来了道路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修复道路线形对生态系统的割裂、道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破坏、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人们长期不懈地研究实践道路绿化理论、技术和方法,使道路绿化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技术,鉴于道路建设和管理部门的主要技术力量是路桥工程和交通管理,而较缺少关于道路绿化的园林、林业技术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绿化的发展,常规的公路用道路间隔带为双向行驶公路中部的条形隔离带,将双向行驶的车辆分开,在道路间隔带的旁边还要修造排水用的排水沟,道路间隔带内部也需要进行绿化,但现有的隔离带护栏在安装时比较繁琐,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道路间隔带,横管通过卡块与卡孔嵌套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卡块采用三棱柱结构,使其不经按压,直接通过抽拉的方式即可实现卡块与卡孔的脱离与固定,从而实现了横管的安装与拆卸,竖管通过销轴与弹簧按钮固定到横管上,先将弹簧按钮穿过穿孔伸入到横管的内腔,用力向上推动竖管,再将竖管上的销轴伸入到横管的内腔即可实现固定,安装快捷方便,警示灯起到警示的作用,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为警示灯提供电源,减少了电线排布的繁琐,通过设置荧光牌,光线较暗的条件下,在车灯照射时,荧光牌发光也起到警示作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间隔带,包括两排护栏,所述护栏由多个立杆组成,所述立杆顶部与底部两侧均对称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卡孔,任意相邻两个立杆之间设有两个横管,所述横管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弹簧基座,所述弹簧基座顶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为三棱柱结构,所述横管内腔为中空结构,所述横管一侧均匀设有多个开孔,开孔之间设有竖管,所述竖管底部设有销轴,所述竖管顶部设有弹簧按钮,所述立杆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立杆内腔设于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有警示灯,所述立杆一侧设有荧光牌,所述立杆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护栏之间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之间设有绿化带。
进一步而言,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单晶硅或多晶硅制成,蓄电池采用铅酸电池或镍铬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依次与蓄电池、警示灯电线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销轴与弹簧按钮均穿过开孔嵌设于横管内腔。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座为梯形结构,且底部设有防滑纹理。
进一步而言,所述卡块与对应的卡孔嵌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道路间隔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解决了道路间隔带护栏安装繁琐的问题,横管通过卡块与卡孔嵌套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卡块采用三棱柱结构,使其不经按压,直接通过抽拉的方式即可实现卡块与卡孔的脱离与固定,从而实现了横管的安装与拆卸,竖管通过销轴与弹簧按钮固定到横管上,先将弹簧按钮穿过穿孔伸入到横管的内腔,用力向上推动竖管,再将竖管上的销轴伸入到横管的内腔即可实现固定,安装快捷方便,警示灯起到警示的作用,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为警示灯提供电源,减少了电线排布的繁琐,通过设置荧光牌,光线较暗的条件下,在车灯照射时,荧光牌发光也起到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间隔带的护栏安装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间隔带剖视图。
图中标号:1、护栏;2、立杆;3、卡槽;4、卡孔;5、横管;6、连接块;7、弹簧基座;8、卡块;9、竖管;10、销轴;11、弹簧按钮;12、太阳能电池板;13、警示灯;14、荧光牌;15、固定座;16、排水沟;17、绿化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2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夜间醒目的公路护栏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