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组件及建筑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2714.8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3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华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组件 建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部件,特别是一种建筑领域的支撑组件及建筑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往往需要相应的支撑部件以实现相应的支撑。牛腿,则是一种重要的支撑组件。牛腿亦称:梁托,其作用是在混合结构中,梁下面的一块支撑物,它的作用是将梁支座的力分散传递给下面的承重物,因为一面集中力太大,容易压坏墙体。如何进一步提升支撑组件的稳固支撑性能则是始终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支撑稳固的支撑组件及建筑用支撑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立柱具有管腔。所述管腔由管腔壁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支撑件自所述管腔外穿过所述管腔壁,且部分所述第一支撑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自所述管腔外穿过所述管腔壁,且部分所述第二支撑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优选地,所述管腔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及第二安装通孔。部分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延伸至所述管腔内。部分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延伸至所述管腔内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或两端相对于所述管腔壁向外突出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或两端相对于所述管腔壁向外突出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容纳在所述管腔内,并设置有保持通孔。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容纳在所述管腔内,并延伸至保持在所述安装孔内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对U形件;所述一对U形件正对且间隔设置,并围成一容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一对U形件;各自的所述一对U形件正对且间隔设置,并围成一容腔。所述第一支撑件在所述管腔内穿过所述第二支撑件,并围成一保持腔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为由一矩形钢管切割形成对应的一对U形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管腔内焊接连接一体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立柱在所述管腔壁上设置有让位通孔。所述让位通孔连通所述立柱的所述管腔内外,并设置为允许外部的焊接装置延伸至所述管腔内。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组件还包括挡板。当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完成焊接时,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管腔壁上,并遮挡所述让位通孔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建筑用支撑装还包括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灌注在所述管腔内,并填充所述管腔壁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及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所述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及一个或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有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延伸至插设在对应的所述支撑孔内,并支撑对应的所述支撑梁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又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所述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及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具有套管壁。所述套管壁围成插接腔。所述立柱延伸至插设在所述插接腔内,并支撑所述支撑套管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套管壁与所述立柱的所述管腔壁焊接一体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套管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管腔壁焊接一体地设置。所述管腔壁上设置有让位通孔。所述让位通孔连通所述立柱的所述管腔内外,并设置为允许外部的焊接装置延伸至所述支撑套管的所述插接腔内。
优选地,所述的建筑用支撑装置还包括挡板。当所述管腔壁与所述套管壁完成焊接时,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套管壁上,并遮挡所述让位通孔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建筑用支撑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在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延伸至插设在对应的所述支撑孔内,并支撑对应的所述支撑梁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不仅能延伸至立柱的管腔内部,从而节省了空间且增强了稳固支撑性能。同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从而彼此提供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承压性能。也即是,所述支撑组件不仅结构精简、设置巧妙,而且提升了稳固支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华,未经李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27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八苯基倍半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制作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