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的新型结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1063.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2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绿航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2 | 分类号: | E06B1/32;E06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塑共挤型材 新型 结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门窗框、梃、扇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的新型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铝塑共挤型材已经广泛用于金属门窗的框材、梃材、扇材结构,由于其隔热保温、易于表面加工、结构简单而硬度保障等性质而大量使用。铝塑共挤型材大部分以内铝衬、外塑衬方式实现,为了保障铝塑型材在加工后不会受环境影响而分离,目前已有许多方式加强两者直接的结合,最常见的方式是使用结合结构。
但现有的结合结构,由于大部分使用未细致加工的倒角槽来结合铝塑型材,经常导致铝塑共挤,由于塑料往铝衬填充的压力不足,而产生填充不完全,尤其发生在倒角槽存在锐角、或者倒角槽的侧边与底边的夹角远离挤出口原点时。填充空隙将产生脱落隐患、增加老化风险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的结合结构,解决现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铝塑共挤型材的新型结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的铝衬型材和包裹在外的塑料型材,所述铝衬型材具有内凹的结合槽,所述塑料型材在共挤时填充至所述铝衬型材的结合槽内,所述结合槽为窄口向内广开的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槽为圆形端面的圆槽,所述结合槽圆周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向心突出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间距少于所述结合槽槽口宽度。结合槽设置为圆槽,可以使铝塑共挤时塑料挤出口到倒槽的距离相等,挤出填充受力相等,填充效果更均匀,加强筋可以在圆槽的全角度使铝塑抗剥离力增强。
更优地,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结合槽边缘接触位置设置有过渡内弧边,减少锐角。
更优地,所述加强筋的长度为所述结合槽半径长度的1/3-1/2,避免加强筋末端的间隔太少,阻碍共挤填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的新型结合结构整体端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的新型结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塑料型材;2铝衬型材;3、结合槽;31、槽口;32、加强筋;33、过渡内弧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铝塑共挤型材的新型结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的铝衬型材2和包裹在外的塑料型材1,所述铝衬型材2具有内凹的结合槽3,所述塑料型材1在共挤时填充至所述铝衬型材2的结合槽3内,所述结合槽为3窄口向内广开的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槽3为圆形端面的圆槽,所述结合槽3圆周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向心突出的加强筋32,所述加强筋32的间距少于所述结合槽3槽口31 宽度。结合槽3设置为圆槽,可以使铝塑共挤时塑料挤出口到倒槽的距离相等,挤出填充受力相等,填充效果更均匀,加强筋32可以在圆槽的全角度使铝塑抗剥离力增强。
所述加强筋32与所述结合槽边缘接触位置设置有过渡内弧边33,减少锐角。
所述加强筋32的长度为所述结合槽3半径长度的1/3-1/2,避免加强筋末端的间隔太少,阻碍共挤填充效果。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例如图1所示的仅为众多铝塑共挤型材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还的结合结构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型材产品,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绿航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绿航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1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加密保险柜
- 下一篇:一种水电改造走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