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顶吊杆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0768.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1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峰;刘铁城;林涛;张汝伟;王得亮;马兆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24 | 分类号: | F22B37/24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44 | 代理人: | 牟军平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顶 吊杆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顶吊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顶吊杆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全国用电需求、切实落实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决策措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火力发电机组而言,单机发电功率越大,对燃煤的利用率越高、污染越小,因此百万机组火力发电厂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火力发电建设项目的首选机型。而随着大机组的出现,炉顶吊挂装置设计越来越多,每根吊杆承载力越来越大,需要有新的施工方法以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目前,常规调整炉顶吊杆主要使用管钳等工具,该工具存在以下缺点:①直接使用管钳等工具,容易损伤吊杆螺纹;②使用该工具,只能调整承载力比较小的吊杆;③简单的管钳等工具调整吊杆,容易滑丝,不利于安全管控。
由于以上缺点,现场急需研制出一套专用的吊杆调整工具,以保障现场安全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安装和操作方便的炉顶吊杆调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炉顶吊杆调整装置,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立柱,两根所述立柱呈左右对称设置;两根所述立柱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开设有与吊杆的杆径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吊杆上调整螺母的外轮廓尺寸。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横梁由两根槽钢合抱焊接构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根所述槽钢之间设置有加固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采用工字钢,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焊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满足炉顶吊杆调整现场施工需要,该专用工具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方便安装和操作,调整过程不容易损伤吊杆螺纹,能够用于调整承载力比较大的吊杆,解决了目前吊杆调整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各种缺陷难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状态参考图。
图中:1-横梁;2-立柱;3-安装板;4-安装孔;5-吊杆;6-调整螺母;7-加固筋;8-千斤顶;9-安装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炉顶吊杆调整装置,包括横梁1,横梁1由两根长度为550mm的14#槽钢合抱焊接,构成140mm*116mm*550mm的方钢;两根所述槽钢的左右两端之间分别焊接有加固筋7,以保证横梁1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所述横梁1的底部距离两端150mm的位置焊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立柱2,两根所述立柱2呈左右对称设置,立柱2采用350mm长的12.6#工字钢;两根所述立柱2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采用厚20mm的钢板,所述安装板3的中心开设有安装孔4,安装孔4按照吊杆5的设计要求进行开孔,但安装孔4的孔径必须小于吊杆5上调整螺母6的外轮廓尺寸,以便安装牢靠稳定。
参考图3,安装调整方法如下:将安装板3置于吊杆5上方,吊杆5的头部穿过安装孔4,然后用调整螺母6旋拧于吊杆5头部上,通过调整螺母6将安装板3和吊杆5压紧,然后使用放在横梁1下面的千斤顶8顶起横梁,便可实现安装螺母9的上下调整。通过该工具进行吊杆现场施工调整时,不仅不容易损伤吊杆螺纹,而且能够用于调整承载力比较大的吊杆,解决了目前采用管钳调整容易产生滑丝等难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水冷壁改造专用挂架
- 下一篇:一体式锅炉排污水收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