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真空高效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8381.1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乌兰其其格;樊茂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9/10 | 分类号: | F28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吴甘棠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高效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化工等具有抽真空系统的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抽真空高效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各个领域,很多环节需要抽真空系统来维持系统必要环节工作。目前为止,工业领域对抽真空系统特别注重节能,同时,抽真空系统设备以及传统的节能设备都是按照单套机组或者系统来进行安装的,近几年随着产量限制以及原抽真空系统的切换运行,原来都在运行的抽真空系统并没有全部在单独工作,若用节能设备单套对单套(原抽真空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没那么大经济效益。
电厂机组装机通常为两台机组甚至更多,电厂抽真空系统改造过程中,传统的方式为单台机组安装单台节能设备。随着电网负荷的降低,目前,机组很难做到两台机组同时运行,而且随着调度的变化,两台机组在切换运行。这样,在做抽真空系统改造过程中,由于单台机组单套抽真空系统,若每套系统都安装抽真空节能设备,对于投资性价比来说,不是那么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抽真空高效节能系统,安装该节能系统后,不论电网调度在调节哪台机组运行,节能系统都可以与运行的机组配合,完成节能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抽真空高效节能系统,包括蒸汽稳压罐、多级蒸汽喷射器、冷凝器D和疏水箱E;所述的蒸汽稳压罐的动力蒸汽输入端分别与来自1#机组或者 2#机组的汽源相连,所述的蒸汽稳压罐的输出端与多级蒸汽喷射器相连,1#机组抽真空装置和2#机组抽真空装置的抽真空管线汇合后与多级蒸汽喷射器相连,多级蒸汽喷射器与冷凝器D相连,冷凝器D连接到蒸汽稳压罐的动力蒸汽输入端,冷凝器D与疏水箱E相连,疏水箱E分别与1#机组抽真空装置和2#机组抽真空装置的至热井相连。
所述的多级蒸汽喷射器包括一级蒸汽喷射器A、一级蒸汽喷射器B和二级蒸汽喷射器C;所述的蒸汽稳压罐的输出端分三路,一路与一级蒸汽喷射器A的一个入口相连,一路与一级蒸汽喷射器B的一个入口相连,另一路与二级蒸汽喷射器C的一个入口相连,1#机组抽真空装置和2#机组抽真空装置的抽真空管线汇合后分两路,一路与一级蒸汽喷射器A的另一个入口相连,另一路与一级蒸汽喷射器B的另一个入口相连,一级蒸汽喷射器B的出口与一级蒸汽喷射器A汇合后与冷凝器D相连,二级蒸汽喷射器C的另一个入口和出口均与冷凝器D相连。
所述的1#机组抽真空装置和2#机组抽真空装置均包括乏汽冷凝器、热井和两个真空泵,两个真空泵和热井连接到乏汽冷凝器上。
所述的冷凝器D的冷却水进口分别与1#机组的冷却水进口管道和2#机组的冷却水进口管道相连,1#机组的自凝结水泵出口和1#机组的冷却水出口管道汇合后连接到1#机组的轴封加热器,2#机组的自凝结水泵出口和2#机组的冷却水出口管道汇合后连接到2#机组的轴封加热器。
所述的1#机组或者2#机组的汽源包括四段抽汽加除氧器排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真空高效节能系统,通过在两台机组之间设置抽真空高效节能系统,安装完该节能系统后,不论电网调度在调节哪台机组运行,节能系统都可以与运行的机组配合,完成节能目的,而且节能量是累加两台机组运行小时数之和,只投资了一套设备,性价比极高。
同时,只要原来机组有一台在运行,即可实现节能,且两台机组随着调度在切换运行,改造后的节能设备并不受影响,照样在实现节能目的。这样做是只投资一套设备,达到两台机组节能量总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真空高效节能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8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