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绞耐张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7881.3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7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合达;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晟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12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绞耐张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张线夹,特别涉及一种预绞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架空绝缘光缆在转角部位或终端部位需要用耐张线夹来连接。耐张线夹,用于固定光缆,以承受光缆张力,并将光缆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
目前,公告号为CN20216781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绞式耐张线夹,用于架空绝缘光缆,所述预绞式耐张线夹包括预绞丝及U型连接块、所述预绞丝包括卡持部及绞合部,所述绞合部为螺旋管状,所述U型连接块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预绞丝的卡持部连接于所述U型连接块的环形槽。该实用新型的预绞式耐张线夹通过预绞丝与绝缘光缆连接,将预绞丝缠绕到绝缘光缆上,增大了绝缘光缆的受力面积。
但该预绞式耐张线夹的预绞丝的起始点处有两个相距较近的缠绕点,缠绕点处所承受的压力较大,两个距离相近的缠绕点处所受压力集中,导致起始安装点处对光缆的应力较为集中,光缆所受应力较大,容易发生磨损、断裂的情况,对光缆造成破坏,不利于对光缆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绞耐张线夹,其具有避免光缆上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保护全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绞耐张线夹,包括有“U”字形预绞丝和连接块,所述预绞丝包括有连接线和夹持线,所述连接线呈“U”字形与连接块相连,所述夹持线缠绕于光缆上,夹持线包括有上夹线和下夹线,上夹线分为呈螺旋状缠绕于光缆上的上绞合段和与连接线相连的上连接段,下夹线分为呈螺旋状缠绕于光缆上的下绞合段和与连接线相连的下连接段,上绞合段长度小于下绞合段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光缆进行缠绕时,预绞丝穿于连接块上,连接块固定在杆塔的金具上,将光缆夹持在上夹线与下夹线的中间,上绞合段和下绞合段的长度不等,采用错开的方式进行绞合,上段和下段相互交错,均匀分布在光缆的表面,对光缆起到夹持和全面保护作用;传统的预绞丝上的绞合部呈对称分布,在预绞丝的起始安装点处进行绞合时发生重叠,导致起始安装点处应力集中较大,对光缆产生的负荷较大,容易对光缆产生破坏;本实用新型上的上夹线与下夹线采用错开的方式,上绞合段和下绞合段的安装起始点位于光缆两处,对光缆的应力均匀分布,对光缆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绞耐张线夹还包括有设于夹持线远离连接块一端的固定箍,固定箍将夹持线压紧贴于光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绞丝对光缆进行缠绕后,将固定箍的夹持口打开,将固定箍嵌于光缆上,旋动固定螺栓将固定箍旋紧,对预绞丝进行固定夹持;预绞丝对光缆进行缠绕后,预绞丝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在安装截止点容易发生外扩现象,预绞丝向外扩张,导致预绞丝对光缆夹持产生松动剥落的现象;通过固定箍对夹持线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防止夹持线的两端发生外扩,保证预绞丝对光缆夹持的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箍内圈开设有若干交错的紧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箍内圈设有交错的紧固槽,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增加固定箍与预绞丝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固定箍的夹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绞丝外都包裹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绞丝一般为金属丝,硬度较大,预绞丝缠绕在光缆表面后,对光缆的表皮产生挤压,容易破坏光缆的表皮;设有橡胶层后,通过软质橡胶层与光缆表皮进行接触,对光缆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线远离连接块的一端朝远离光缆方向翘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线一端与连接线相连,呈开口状与连接块相连,夹持线的另一端朝远离光缆方向翘起,在安装后夹持线的两端都不接触光缆,可以有效避免在安装时刮伤光缆,在运行时也不会因为微风震动而将光缆划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线涂有上色标,所述下夹线涂有下色标,上夹线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到上色标的距离等于下夹线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到下色标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线对光缆进行缠绕时,将上色标与下色标进行对准,进行缠绕,缠绕时上夹线与下夹线交错缠绕,上夹线与下夹线的缠绕截止点相同,防止上夹线或下夹线缠绕过多,致使上夹线与下夹线缠绕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晟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晟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7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