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阀组、煤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7099.1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崔景刚;刘俊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景刚;刘俊友 |
主分类号: | C21B5/06 | 分类号: | C21B5/06;C21B7/00;C21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莹莹 |
地址: | 063599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煤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阀组、煤气煤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日益日益严峻的环抱要求和市场形势,要求钢铁企业必须做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目前,高炉炼铁工序污染排放量占据整个钢铁行业排放量的大部分,因此,检索炼铁工序排放量显得尤为必要。
现有技术中,高炉料灌煤气一般是直接外排到大气或是收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再排入大气。
传统的高炉上料时的均压放散是利用半净煤气、氮气向料罐均压至与高炉炉顶压力一致来实现向高炉内排料,放散时,料罐内的荒煤气经旋风除尘器粗除尘后直接排入大气中,以使料罐放散至常压,满足料罐受料。
在高炉炉顶均压放散过程煤气回收工艺中,从高炉料罐均压放散的荒煤气经均压放散管道进入旋风除尘器初步除尘后,进入旋风除尘器后串联的布袋除尘器形成净煤气。布袋除尘器后串联引射器,净煤气在引射器的作用下,被快速引射进入净煤气管网中,实现料罐均压放散煤气的快速放散和回收。引射器入口段包含两个入口,分别为工作管和引射管。工作管通过管道和炉顶高压煤气切断阀与炉顶净煤气管相连接以通入经过高炉炉顶煤气布袋除尘器系统净化除尘的高炉炉顶净煤气。引射管通过管道和引射器切断阀与布袋除尘器相连接以接入布袋除尘后的净煤气。在此技术方案中,由于布袋除尘后的料罐放散煤气压力低于经过净化除尘的高压的高炉炉顶净煤气压力,经布袋除尘后的料罐放散煤气从引射管进入引射器中,被从工作管喷入引射器中的经过净化除尘的高压的高炉炉顶净煤气引射,并通过引射器快速进入净煤气管网中。
这种回收方式不能彻底回收料罐内煤气,引射气源消耗过多浪费资源。而且引射器装在除尘后的净煤气侧,要想彻底回收料灌内煤气需要将两个除尘器及管道、料灌彻底抽空,一是不现实,二是极大的浪费引射介质,三是回收时间太长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阀组,通过设置多个阀组件和管通道能够与多条管路连接控制管路的开通与阻断。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回收阀组,一种回收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多个隔板和多个阀组件;所述阀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阀体的侧壁开设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阀体内并将所述容置空间分割形成多个腔室;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腔室相通;所述隔板和/或所述阀体的内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阀组件包括驱动部和开启部,所述驱动部的下端与所述开启部的上端连接,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阀体的外侧壁上并驱动所述开启部的下端封堵或开启所述开口;以及所述阀体的外侧壁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向所述阀体内部或外部延伸并与所述开启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个回收阀组,通过设置多个阀组件、多个管通道和腔室能够同时与多条管路相连接,同时控制多条管路的开通与阻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一种回收阀组,所述驱动部包括汽缸和阀杆,所述汽缸安装于所述阀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汽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阀杆的上端连接,所述阀杆的下端与所述开启部的上端连接,所述阀杆带动所述开启部封堵或开启所述开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汽缸驱动阀杆的向上或向下运动以使开启部与开口处产生空隙,来开启或关闭阀组件从而开通或阻断阀组件所在管路。能够更好的方便阀组件的启闭从而控制管路的开通或阻断。
进一步,所述一种回收阀组,所述开启部包括阀板和阀座,所述驱动部的下端与所述阀板连接,所述阀座呈环形并安装在所述开口内,所述阀板安装在所述驱动部的下端且与所述阀座相适配;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阀板封堵或开启所述开口。
进一步,所述一种回收阀组,所述阀板包括挡环和挡板,所述驱动部的下端卡设在所述挡环内,所述挡环位于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挡板通过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部、挡环和挡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能够更加方便阀板的安装和维修。阀杆的运动能够带动阀板运动。
进一步,所述一种回收阀组,所述阀座的内环面为第一斜面,所述阀板的周向外沿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适配压接在所述第一斜面且与之相互密封,所述阀座的内侧壁形成有放置密封圈凹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圈能够保证阀板与阀座贴合处的能够更好的密封。梯形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限定阀板向上或向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景刚;刘俊友,未经崔景刚;刘俊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7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口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炼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