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6526.4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9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书法;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47/06 | 分类号: | A01K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诚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6 | 代理人: | 王慧凤,吕品 |
地址: | 10009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蜂群 蚂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的管理,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
背景技术
蜜蜂养殖是一个传统行业。蜜蜂在采蜜过程中,不但能采集蜂蜜,还能完成授粉过程,对自然界中植物的繁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蚂蚁却成为影响养蜂业发展和蜂产品质量的一大难题。由于昆虫特有的习性,蚂蚁最偏爱和喜欢的就是蜜糖类食物,因此蚂蚁经常在蜂箱附近出没,蚂蚁会从蜂箱的缝隙或是巢门空隙进入到蜂箱里,取食蜂蜜,还经常袭击蜜蜂,严重时甚至于毁灭整个蜂群。
目前公知的防蚁装置大多采用利用水防护的方案,如申请号为200920082359.2,名称为《一种花盆防昆虫装置》的专利,该专利的技术是在容水槽中注入水以防止蚂蚁等有害昆虫侵害栽种的植物,但存在的不足有:有局限性,防护范围小,防蚁效率不高,不利于推广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效果较好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包括用于承托蜂箱的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面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上连接有环绕所述柱体的第一盛装碗,所述第一盛装碗内设置有水。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其中,所述柱体上连接有环绕所述柱体的第二盛装碗,所述第二盛装碗内设置有用于驱逐蚂蚁或毒杀蚂蚁的防蚁药,所述第二盛装碗位于所述第一盛装碗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其中,第二盛装碗与所述第一盛装碗之间的柱体的外表面上涂有油。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结构简单,第一盛装碗内的水可以很好的防止蚂蚁翻越,因此防蚂蚁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包括用于承托蜂箱的托板1,托板1的底面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包括柱体21,柱体21上连接有环绕柱体的第一盛装碗11,第一盛装碗11内设置有水。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其中,柱体21上连接有环绕柱体的第二盛装碗12,第二盛装碗12内设置有用于驱逐蚂蚁或毒杀蚂蚁的防蚁药,第二盛装碗12位于第一盛装碗11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其中,第二盛装碗12与第一盛装碗11之间的柱体的外表面上涂有油13。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盛装碗12与第一盛装碗11之间的柱体的外表面上连接隔离板,隔离板水平延伸且环绕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其中,托板1的底面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其中,托板1的底面连接有四个支撑柱2,四个支撑柱2位于托板1的四角。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蜂群防蚂蚁的装置结构简单,第一盛装碗内的水可以很好的防止蚂蚁翻越,因此防蚂蚁效果较好。第二盛装碗内的防蚁药可以进一步驱逐或毒杀蚂蚁,第二盛装碗与第一盛装碗之间的油可以进一步防止蚂蚁爬越。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6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提高存活率的新型养鸡大棚
- 下一篇:一种扁平型鱼体观察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