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浮球的封口增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5849.1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顺建 |
主分类号: | F16K33/00 | 分类号: | F16K3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封口 增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浮球,具体为一种充气浮球的封口增强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CN205196759U公开了一种充气浮球,包括浮体,浮体上设有密封口,密封口上设有内塞,内塞上设有充气嘴,整个内塞由盖板和加固条组合构成,所述密封口的顶端面与盖板的底面之间通过焊接密封连接。
在此,受限于吹塑加工,同时也考虑用料成本,现有密封口顶端面的宽度一般只有3mm左右,而这样的宽度尺寸严重影响了密封口与盖板的焊接接触面积,过小的接触面积会导致加工中出现虚焊现象,而这将严重影响内塞与密封口的密封性能,降低整个充气浮球的使用寿命。
同时以上结构中的充气嘴没有有效封堵,也存在失效泄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充气浮球的封口增强结构,其通过内塞上设置的下沿口来成倍增大与密封口的焊接接触面积,可从根本上杜绝内塞与密封口之间的虚焊问题,保证两者连接的气密性,能有效延长浮球的使用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浮球的封口增强结构,包括浮体,浮体上设有密封口,密封口上设有内塞,内塞中设有充气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周边下折而形成一下沿口,下沿口的内侧壁与内塞的底面结合形成一直角密封面,该直角密封面的两侧面分别与密封口外侧壁和密封口顶端密封焊接。
进一步的,上述内塞底部中心下凸形成安装柱,安装柱中安装着所述充气嘴,充气嘴的管口从内塞的上方伸出。
进一步的,上述内塞顶部中心下凹形成阶梯孔,阶梯孔中设置有密封胶塞封堵住充气嘴管口。
进一步的,上述密封口外设有盖帽,盖帽的内侧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密封口外壁的外螺纹相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盖帽的顶部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塞周边设计的下沿口而在内塞上形成一直角密封面,该直角密封面的两侧面分别与密封口外侧壁和密封口顶端密封焊接。以上直角密封面的结构设计,不仅可成倍增加内塞与密封口的焊接接触面积,提升两者的气密性,同时因直角密封面的角度变换,可从根本上消除加工中的虚焊现象,进一步保证内塞与密封口的连接密封性。
在此,出于对充气嘴二次密封的需要,所述充气嘴的管口用密封胶塞封堵住,以防止充气嘴失效而发生泄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充气浮球的封口增强结构,包括浮体,浮体上设有密封口1,密封口1上设有内塞2,内塞2中设有充气嘴3,所述内塞2周边下折而形成一下沿口21,下沿口21的内侧壁211与内塞2的底面22结合形成一直角密封面,该直角密封面的两侧面分别与密封口1外侧壁11和密封口顶端12密封焊接。
以上结构中的直角密封面设计,不仅可成倍增加内塞2与密封口1的焊接接触面积,提升两者的气密性,同时因直角密封面的角度变换,可从根本上消除加工中的虚焊现象,可进一步保证内塞2与密封口1的连接密封性。
在此,出于充气嘴3的安装需要,所述内塞2底部中心下凸形成安装柱23,安装柱23中安装着所述充气嘴3,充气嘴3的管口31从内塞2的上方伸出。
所述内塞2顶部中心下凹形成阶梯孔24,阶梯孔24中设置有密封胶塞5封堵住充气嘴管口31。该密封胶塞5能有效封堵住充气嘴的管口31,可对充气嘴3形成二次密封,即使使用中发生充气嘴3失效现象,也能避免发生直接泄漏问题。
所述密封口1外设有盖帽6,盖帽6的内侧设有内螺纹61,该内螺纹61与密封口1外壁的外螺纹13相连接。盖帽6的顶部设有提手6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顺建,未经张顺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58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