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林木白蚁诱杀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5449.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诚;喻卫国;毛燕;江晴;姚敏敏;江建国;肖永莉;祝剑峰;杨裕振;吴德智;徐昊君;张吉和;黄政;丁津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20 | 分类号: | A01M1/2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 |
地址: | 430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林木 白蚁 诱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灭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木白蚁诱杀盒。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性的重大害虫,它们以木材纤维为食,蛀坏房屋、桥梁、家具、地板、森林等;其中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等白蚁危害森林和城市绿化树木,影响森林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现有技术的白蚁诱杀装置包括板,板上设有盲孔,诱杀药物填塞在盲孔内,其存在的问题是:该技术的白蚁诱杀装置的诱杀药物是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一长诱杀药物就会因受潮或发霉而变质,从而导致诱杀药物的诱杀效果不理想或失去诱杀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木白蚁诱杀盒,林木白蚁诱杀盒可以高效引诱灭杀危害林木的白蚁,同时可以有效保护白蚁诱杀盒内部的防治药剂免遭雨水侵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林木白蚁诱杀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具有盒体内腔,所述盒盖具有与盒体内腔相对应的盒盖内腔,所述盒体与盒盖之间通过翻折连接带连接固定;所述盒盖具有盒盖盖合边缘,所述盒体具有与盒盖盖合边缘相对应的盒体盖合边缘;当盒盖通过翻折连接带对应盖合于盒体时,盒盖盖合边缘与盒体盖合边缘正好密封接触,同时盒体内腔与盒盖内腔相连通;所述盒盖的盒盖内腔底面为弧形凹陷面,所述弧形凹陷面上开有若干个与盒盖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弧形凹陷面的边缘凸起有盒盖接触封闭边缘;所述盒体上设有两个防治物连接条。
为了便于灭杀防治物外部的白蚁,所述所述盒盖接触封闭边缘凹陷设有若干个凹型槽,防治物外部的白蚁通过凹型槽进入到弧形凹陷面与防治物之间的空间区域内,然后经过弧形凹陷面上的通孔进入到盒盖内腔和盒体内腔中,这样位于盒盖内腔或盒体内腔中的防治药剂可以成功灭杀白蚁。
为了防止雨水进入到盒盖内腔或盒体内腔中,所述盒盖接触封闭边缘还设有防水密封条,当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防治物上,本实用新型与防治物之间的接触区域可能存在空隙,这样雨水容易进入该空隙中,并且经过通孔进入到盒盖内腔或盒体内腔中淋湿防治药剂。
作为优选,所述防治物连接条为柔性软带,所述防治物连接条上开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盒盖封闭盖合于盒体上,防治药剂放置于盒盖与盒体所构成的空腔中;白蚁诱杀盒通过防治物连接条安装于防治物外部,位于防治物内部的白蚁被引诱直接通过通孔进入到白蚁诱杀盒内进行灭杀,位于防治物外部的白蚁经过各个凹型槽进入到弧形凹陷面外侧,然后再经过通孔引诱进入到白蚁诱杀盒内进行灭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盒盖从盒体上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盖盖合于盒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防治物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盒体,11-盒体内腔,12-盒体盖合边缘,2-防治物连接条,21-固定孔,3-翻折连接带,4-盒盖,41-盒盖内腔,42-盒盖盖合边缘,43-盒盖接触封闭边缘,44-弧形凹陷面,5-通孔,6-密封线,7-凹型槽,8-防水密封条,9-防治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林木白蚁诱杀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4,盒体1具有盒体内腔11,盒盖4具有与盒体内腔11相对应的盒盖内腔41,盒体1与盒盖4之间通过翻折连接带3连接固定。盒盖4可通过翻折连接带3在盒体1上翻折打开,盒盖4可通过翻折连接带3盖合在盒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5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