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门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4067.6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9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H04N5/2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门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门灯。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用户门前的门灯由于防水的原因,一般会在灯体外覆盖一个透明的玻璃罩。而现在的智能门灯产品如果要实现安防监控功能,只需在智能门灯上搭载一个监控模块便可以实现视频监控功能。然而,这样的组合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当外面环境亮度较低时(例如夜晚),智能门灯亮灯时会导致玻璃罩出现反光的问题,会影响监控模块的成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反光问题的智能门灯。
一种智能门灯,包括:
光源模块,用于照明;
监控模块,用于视频监控,包括:依次连接的镜头、IR-CUT和感光元件;
覆盖在光源模块和监控模块之外的透明保护罩,用于保护光源模块和监控模块;以及
连接在透明保护罩外壁的红外补光模块,用于供监控模块拍摄时补光。
上述智能门灯,当外界环境光线充足时,光源模块和红外补光模块不发光,透明保护罩不会反光,监控模块中的IR-CUT切换至红外光截止而可见光通过的模式,监控模块正常拍摄。当外界环境光线不足时,光源模块和红外补光模块发光,透明保护罩会反光,监控模块中的IR-CUT切换至红外光通过而可见光截止的模式,此时,光源模块在透明保护罩反射的光被IR-CUT截止,不会进入到感光CMOS中影响成像效果,并且通过连接在透明保护罩外壁的红外补光模块补光拍摄。通过上述设计,解决了智能门灯的反光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红外补光模块包括:连接在透明保护罩外壁的连接板和连接在连接板上的红外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在透明保护罩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通过胶水粘附在透明保护罩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红外补光模块通过导线电连接光源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监控模块连接在光源模块的背面,光源模块朝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IR-CUT包括:切换驱动器、连接切换驱动器的红外截止滤光片、以及连接切换驱动器的全透光谱滤光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源模块包括:主板和连接在主板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智能门灯还包括:用于收容光源模块和监控模块的支架,支架位于透明保护罩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的顶端设有安装栓,安装栓贯穿透明保护罩的顶部并延伸到透明保护罩之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智能门灯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智能门灯;
20-支架;
30-光源模块;
40-监控模块;
50-透明保护罩;
60-红外补光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参见图1,提供一种智能门灯10的示意图。
该智能门灯10,包括:支架20、收容在支架20上的光源模块30和监控模块40、覆盖在光源模块30和监控模块40之外的透明保护罩50、以及连接在透明保护罩50外壁上的红外补光模块60。其中,光源模块30用于照明,监控模块40用于视频监控,透明保护罩50用于保护光源模块30和监控模块40,红外补光模块60用于拍摄时补光。各模块的说明如下:
该支架20为设置在透明保护罩50内的金属架体,其内部设置容置光源模块30和监控模块40的容置槽。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架20内还可以设置电源板、控制电路板、以及无线通讯模块。该电源板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且供给光源模块30、监控模块40以及红外补光模块60。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光源模块30、监控模块40以及红外补光模块60的工作,无线通讯模块作为控制电路板与外界移动终端实现无线通讯的传输端口。在支架20的顶端还设有安装栓,该安装栓贯穿透明保护罩50的顶部并且延伸到透明保护罩50之外,可以插入到房子的墙体中。
该光源模块30朝下设置,其包括:主板和连接在主板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该主板从电源板获取电源,并且电连接控制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智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40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