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线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3899.6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柯桥新兴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619 | 分类号: | E01F9/619;E04H12/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杆 防撞 固定板 活动杆 杆体 电力基础设施 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缓冲撞击 人身安全 单一性 反光层 防护板 固定孔 缓冲板 缓冲箱 上表面 下表面 弹簧 缓冲 连通 配合 司机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线杆,涉及电力基础设施领域。该具有防撞功能的电线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固定孔。该具有防撞功能的电线杆,为了解决现有电线杆不具备防撞的功能,撞击会使人身安全有很大的隐患,通过两个第二弹簧和保护环的配合,达到第一步有效缓冲撞击力度,解决了现有电线杆的保护装置单一性,通过缓冲板、第一活动杆、防护板、第二活动杆和缓冲箱配合,达到对于电线杆撞击的保护和最大力度的缓冲,解决了现有电线杆遇到撞击会使人身受到伤害的隐患,通过反光层,达到让车辆行人很远就知道有电线杆的存在,通知路人司机小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线杆。
背景技术
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出现于各个农村-田野-马路-街道,是早期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而且适用的木材逐步稀缺,城市里面就基本上难见木杆了,但是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方架设电话线还使用木杆,是因为木杆重量轻、架设方便,而且电话线的承重和拉力小,木杆可以胜任,电话线路若有改动,移杆也方便。所以,现在还有部分木质电话线杆。
现在的电线杆材质已经改良,大多数仅仅一根电线杆上面什么都不配备,这样埋入地下,在遇到碰撞会使电线杆的安全性和供电通信受到影响,有的只是在杆体表面贴上识别标志,有的在电线杆的表面用水泥浇筑,这样起不到相对的效果,反而存在撞击对人身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线杆,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线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插接有插杆,所述杆体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环,所述保护环的内壁与杆体的表面套接,所述缓冲板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缓冲板右侧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缓冲板的左侧并对应第一活动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动孔并延伸至缓冲板的外部,所述第一活动杆位于缓冲板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保护环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弹簧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哟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缓冲箱右侧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缓冲箱的左侧并对应第二活动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二挡块的一端贯穿第二活动孔并延伸至缓冲箱的外部,所述第二活动杆位于缓冲箱外部的一端与防护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反光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弹簧以缓冲箱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插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帽。
优选的,所述弹簧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座以保护环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线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柯桥新兴门业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柯桥新兴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3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