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机械用棒类零件镀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1992.3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8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甘守武;陈志军;周均;姚晶晶;陈世江;冉从亮;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机械 用棒类 零件 镀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机械用棒类零件镀锌装置。
背景技术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汽车机械中用到的棒类的零件,例如轴、保险杠等一系列的棒类零件,需要对其进行镀锌,如果不镀锌将会发生腐蚀,使棒类零件生锈,从而影响使用者使用,而传统的镀锌方法就是将零件直接放在镀锌池内进行镀锌,这样容易对锌造成浪费,同时容易对零件表面镀锌不均匀,需要增加对零件表面修整的工序,从而浪费了加工时间,影响了镀锌速度。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汽车机械用棒类零件镀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机械用棒类零件镀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机械用棒类零件镀锌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下侧对称焊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下侧螺纹安装有支腿,所述固定箱四周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内侧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部焊接有盛料箱,所述盛料箱外侧螺纹安装有伸缩气囊,所述盛料箱内侧焊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端焊接有出料层,所述出料层内侧粘贴有挤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管与固定箱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料层为海绵材料制成且表面均匀开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层表面均匀开有通孔且与挤料层接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气囊与盛料箱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挤料层,方便对汽车机械的棒类零件进行均匀镀锌,从而避免了在镀锌池内镀锌,方便对棒类零件表面进行均匀镀锌,从而节约了资源,避免对锌造成浪费,也减少了对镀锌表面修整的时间,使用挤料层对棒类零件的镀锌可以实现局部镀锌,通过设置伸缩气囊,方便对锌进行挤压,从而控制锌流出的速度,便于对棒类零件进行均匀镀锌,通过设置螺杆,方便对出料层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便于对不同粗细的棒类零件进行挤压,且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伸缩气囊,2、盛料箱,3、连接杆,4、套环,5、螺杆,6、固定箱,7、套管,8、支腿,9、挤料层,10、出料层,11、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机械用棒类零件镀锌装置,包括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下侧对称焊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下侧螺纹安装有支腿8,所述固定箱6四周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表面套接有套环4,所述套环4内侧焊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中部焊接有盛料箱2,所述盛料箱2外侧螺纹安装有伸缩气囊1,所述伸缩气囊1与盛料箱2螺纹连接,所述盛料箱2内侧焊接有出料管11,所述出料管11与固定箱6滑动连接,所述出料管11内端焊接有出料层10,所述出料层10内侧粘贴有挤料层9,所述挤料层9为海绵材料制成且表面均匀开有通孔,所述出料层10表面均匀开有通孔且与挤料层9接通。
工作原理:需要对棒类零件镀锌的时候,转动伸缩气囊1,将伸缩气囊1旋转下来,然后将锌装入盛料箱2内,将伸缩气囊1拧紧,然后将棒类零件穿入挤料层9之间,对伸缩气囊1进行挤压,从而将锌通过挤料层9挤出,使挤料层9挤出的锌对棒类零件涂抹,从而完成镀锌,当需要对不同粗细棒类零件镀锌的时候,转动螺杆5,对套环4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对挤料层9的位置调整,便于对不同粗细的棒类零件进行镀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1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