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1428.1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琦;吴雪霞;甘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惠利民有害生物防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灭蚊装置,属于灭蚊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灭蚊装置是不需要采用任何化学灭蚊物质的灭蚊设备,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再进行多项技术改良的新一代高效环保捕杀蚊虫器械。利用蚊子趋光、随气流而动、对温度敏感、喜群聚,特别是追逐二氧化碳气息和觅性信息素而至的习性研制出的一种环保无污染的高效捕杀工具也叫黑光灯灭蚊。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201120021209.8,一种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网、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和清洁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清洁单元机械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清洁单元以能沿所述电网的表面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灭蚊装置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灭蚊装置可以依照用户的设置、根据设置的参数自动对电网进行清洁,从而延长了灭蚊装置的使用时间,提高了灭蚊的效率,并节省了人力。但现有技术没有采用一体化设计,同时实现引纹、灭蚊、清蚊,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灭蚊装置,其结构包括灯盖、灯罩、固定器、底盒、集蚊装置,所述灯盖、灯罩、固定器、底盒、集蚊装置处于同心圆,所述灯盖设在灯罩上方,所述固定器连接于灯罩底部,所述固定器与底盒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器与底盒过度配合,所述集蚊装置活动连接于固定器上方,所述集蚊装置与灯罩连接,所述灯罩由罩环、高压电极管、按钮,所述高压电极管设于罩环内侧,所述按钮设在罩环上,所述集蚊装置设有荧光灯管、电源座板、旋座,所述荧光灯管与电源座板啮合,所述电源座板与旋座固定连接,所述高压电极管连接于电源座板上方,所述集蚊装置与高压电极管通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座板设有旋槽,所述荧光灯管与电源座板通过旋槽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极管设有3根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灯盖为帽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设有卡板,所述固定器与底盒通过卡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灯管与电源座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灯管长度为600mm。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高度为8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蚊装置与灯罩连接,采用一体化设计,同时实现引纹、灭蚊、清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灭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灯盖-1、灯罩-2、固定器-3、底盒-4、集蚊装置-5、罩环-20、高压电极管-21、按钮-22、荧光灯管-50、电源座板-51、旋座-52、旋槽-510、卡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蚊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灯盖1、灯罩2、固定器3、底盒4、集蚊装置5,所述灯盖1、灯罩2、固定器3、底盒4、集蚊装置5处于同心圆,所述灯盖1设在灯罩2上方,所述固定器3连接于灯罩2底部,所述固定器3与底盒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器3与底盒4过度配合,所述集蚊装置5活动连接于固定器3上方,所述集蚊装置5与灯罩2连接,所述灯罩2由罩环20、高压电极管21、按钮22,所述高压电极管21设于罩环20内侧,所述按钮22设在罩环20上,所述集蚊装置5设有荧光灯管50、电源座板51、旋座52,所述荧光灯管50与电源座板51啮合,所述电源座板51与旋座52固定连接,所述高压电极管21连接于电源座板51上方,所述集蚊装置5与高压电极管21通过电连接,所述电源座板51设有旋槽510,所述荧光灯管50与电源座板51通过旋槽510啮合,所述高压电极管21设有3根以上,所述灯盖1为帽体结构,所述底盒4设有卡板40,所述固定器3与底盒4通过卡板40活动连接,所述荧光灯管50与电源座板51垂直,所述荧光灯管50长度为600mm,所述底盒4高度为800mm。
本专利所说的高压电极管21是一种气体电离探测管,是较早研制的放射性探测器之一,保护电极置于收集极与高压电极之间,高压电极的漏电流经它导入地下,不致流向收集极的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惠利民有害生物防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惠利民有害生物防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1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