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焦炉蓄热室吸尘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1262.3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汪开保;汪高强;邹发远;余素萍;方亮青;王水明;杨应平;蒋玄;董奇彪;佘世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4 | 分类号: | C10B43/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3003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焦炉 蓄热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焦炉蓄热室吸尘的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经过长期操作后,蓄热室内的格子砖会被逐步堵塞,使蓄热室阻力逐步增大,特别是长期采用高炉煤气加热时,高炉煤气带入的高炉灰沉积在格子砖上。
此外,蓄热室预热空气时,空气中也会混入环境中的煤粉、焦粉等灰尘,这些粉尘经风门进入蓄热室。打开看火孔盖时,炉顶的煤尘、焦粉等杂物也会掉入,并通过斜道落在格子砖上。蓄热室阻力增大会破坏焦炉正常的加热制度,严重时不仅会影响焦炭的质量,而且会缩短焦炉的使用寿命。
蓄热室内的格子砖会被堵塞后,目前采取的措施是扒开蓄热室封墙,更换掉堵塞的格子砖。这种处理方法不仅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会使蓄热室内部隔墙产生裂缝,易出现窜漏等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焦炉蓄热室吸尘的装置,其能有效清除沉积在蓄热室格子砖上的粉尘,降低蓄热室阻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用于焦炉蓄热室吸尘的装置,包括吸尘管、风管以及积灰盒,所述风管一端为进风口,风管的另一端与积灰盒的进口相连,积灰盒的出口形成出风口,所述吸尘管的一端为吸尘口,吸尘管的另一端与风管相连,吸尘管的另一端和风管的进风口位于积灰盒的进口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管的一端设有吸嘴。
所述吸尘管包括一组钢管和活接头,相邻钢管之间通过活接头相连。
所述吸尘管的轴线与风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30度。
所述风管一端设有进风管。
所述风管的轴线与积灰盒的进口及出口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积灰盒的进口和出口设在积灰盒顶部的两侧,积灰盒内顶部在进口与出口之间设有挡板。
所述吸嘴为弯头结构。
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斜面与风管的侧面开口相连。
所述挡板为弧形板,弧形板向积灰盒的底部凸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能有效清除沉积在蓄热室格子砖上的粉尘,降低蓄热室阻力,维持焦炉正常加热,延长焦炉使用寿命;并且能有效收集粉尘颗粒,避免粉尘颗粒飘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积灰盒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积灰盒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积灰盒的俯视图。
图中:
1.吸尘管、2.活接头、3.吸嘴、4.进风管、5.积灰盒、6.风管、7.出风口、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该用于焦炉蓄热室吸尘的装置,包括吸尘管1、活接头2、吸嘴3、进风管4、积灰盒5、风管6、出风口7、挡板8。
进风管4设在风管6一端,进风管4的外端部形成进风口。风管6的另一端与积灰盒5的进口相连,积灰盒5的出口形成出风口7,吸尘管1的一端形成吸尘口,吸尘管1的另一端与风管相连,吸尘管1的另一端和进风管位于积灰盒5的进口同一侧,吸尘管1与风管6的连接处位于积灰盒的进口与进风管之间。
吸尘管1包括一组钢管和活接头,相邻钢管之间通过活接头相连,钢管为无缝钢管。具体长度可根据需要伸入蓄热室内的长度而定。通过活接头相连,吸尘管的长度调整简便。
吸尘管1的轴线与风管6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30度。吸尘管的另一端斜面与风管的侧面开口相连。优选的,吸尘管的一端加工成斜剖面,与风管的侧斜剖面开口在同一个水平面进行焊接,确保严密不漏气。吸尘管与风管之间的夹角为25°。
进风管4采用镀锌管制作,进风管4的一端从风管6的末端插进,插进深度接近三通部位,三通部位是指吸尘管1的一端与风管6相接联通部位。进风管4与风管6末端之间的空隙部分用薄铁板焊接密封,确保不漏气。
风管6采用无缝钢管制作,风管6的另一端与积灰盒5的进口焊接,确保严密不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1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