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氯化碳气体解吸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0920.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7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清;张建明;孙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C07C19/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氯化碳 气体 解吸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收集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四氯化碳气体解吸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区常常由于生产需求而排放出四氯化碳气体等有机物废气,四氯化碳是一种无色液体,能溶解脂肪、油漆等多种物质,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分子量153.84,在常温常压下密度1.595g/cm3(20/4℃),沸点76.8℃,气体气压15.26kPa(25℃),气体密度5.3g/L。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在500摄氏度以上时可以与水作用,产生有毒光气和盐酸,四氯化碳的气体有毒,它的麻醉性较氯仿为低,但毒性较高,切勿吸入人体。吸入2~4毫升就可使人死亡。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现有气体回收的设备结构复杂,处理不彻底,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而且耗资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四氯化碳气体解吸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氯化碳气体解吸回收装置,包括吸附系统,所述的吸附系统包括一级吸附罐、二级吸附罐和三级吸附罐,所述的一级吸附罐、二级吸附罐和三级吸附罐并行设置,所述的一级吸附罐、二级吸附罐和三级吸附罐的上部均设有三路支管道,所述的支管道包括消防水管、蒸汽管和排空管,所述的支管道连接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包括冷凝主管道、蒸汽主管道和排空总管道,所述的消防水管连接冷凝主管道,所述的蒸汽管连接蒸汽主管道,所述的排空管连接排空主管道,所述的一级吸附罐、二级吸附罐和三级吸附罐上还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上设有尾气风机,所述的排气管上设有冷凝器,所述的冷凝器下方设有分层槽,所述的分层槽上设有排液管,所述的一级吸附罐、二级吸附罐和三级吸附罐均通过管线连接干燥风机。
所述的一级吸附罐和二级吸附罐内部设有活性炭层。
所述的一级吸附罐、二级吸附罐和三级吸附罐均设计成圆筒形,φ2200×1600,一级吸附罐和二级吸附罐处于常压或微正压微负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附、解吸、干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保做出有利的贡献,根据四氯化碳的特性,通过本新型能把气体有效的分离,液化从而减少了污染,分离后可为二次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四氯化碳气体解吸回收装置,包括吸附系统,所述的吸附系统包括一级吸附罐2、二级吸附罐10和三级吸附罐9,所述的一级吸附罐2、二级吸附罐10和三级吸附罐9并行设置,所述的一级吸附罐2、二级吸附罐10和三级吸附罐9的上部均设有三路支管道,所述的支管道包括消防水管、蒸汽管和排空管,所述的支管道连接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包括冷凝主管道12、蒸汽主管道11和排空总管道,所述的消防水管连接冷凝主管道12,所述的蒸汽管连接蒸汽主管道11,所述的排空管连接排空主管道1,所述的一级吸附罐2、二级吸附罐10和三级吸附罐9上还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上设有尾气风机4,所述的排气管上设有冷凝器8,所述的冷凝器8下方设有分层槽7,所述的分层槽7上设有排液管6,所述的一级吸附罐2、二级吸附罐10和三级吸附罐9均通过管线连接干燥风机5。
所述的一级吸附罐2和二级吸附罐10内部设有活性炭层。
所述的一级吸附罐2、二级吸附罐10和三级吸附罐9均设计成圆筒形,φ2200×1600,一级吸附罐2和二级吸附罐10处于常压或微正压微负压状态。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活性炭层对四氯化碳及有机分子或分子团有一定的吸附力,当四氯化碳通过吸附介质时,其中的有机物质被“阻留”下来,从而使四氯化碳得到净化处理。解吸时通过提高活性炭层的温度或降低活性炭层的压力,使吸附在活性炭层孔隙中的有机物脱离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09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