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8771.0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3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阎海平;贺登华;练松涛;马正斌;胡伶勇;郭万福;谢先鹏;邢世孝;刘根英;黄未来;葛红恩;路瑞博;皇甫帅;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葛宏 |
地址: | 810007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陡边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高陡边坡上锚索施工,需浇筑锚墩混凝土,由于高陡边坡锚墩混凝土施工难度大,工程施工中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常规混凝土浇筑方法无法有效进行,因此,针对浇筑施工专门设置了混凝土浇筑装置,但是,现在的浇筑装置大多设计较为简单,在使用时,不仅安全性不高,而且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实时的监督,同时需要多人进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高陡边地势较为复杂,因此,现在的浇筑装置安全措施较少,对于较为复杂的地势来讲,施工难度较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施工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浇筑装置本体,所述浇筑装置本体包括施工台、施工架、导轨架、伸缩杆、固定架和固定座,所述施工台设置在施工架的顶部,所述施工架的底部设有伸缩杆,所述固定架通过伸缩杆安装在施工架上,所述施工架上还设有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上设有4条轨道,所述轨道上还设有物料斗,所述物料斗的两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上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上安装有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二通过皮带与转动轴三连接,所述转动轴三安装在轨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台上还设有操作台。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内设有电源,所述操作台上还设有开关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按钮电性连接电源,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施工台、施工架、导轨架、伸缩杆、固定架和固定座。
1.由于在施工台上设有操作台,按动操作台上的开关按钮,因此能够使电源为电动机提供电能,在电动机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转动轴一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二进行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进一步带动转动轴三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物料斗在轨道上进行上下滑动,物料运送更加方便;
2.通过施工人员在操作台上进行操作,即可进行操作物料斗进行施工以及上下升降,自动化程度较高;
3.该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设计合理,施工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内导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内物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内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施工架、2-施工台、3-导轨架、4-物料斗、5-伸缩杆、6-固定架、7-固定座、8-轨道、9-固定架、10-电动机、11-转动轴一、12-转动轴二、13-皮带、14-转动轴三、15-操作台、16-电源、17-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陡边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浇筑装置本体,浇筑装置本体包括施工台2、施工架1、导轨架3、伸缩杆5、固定架9和固定座7,施工台2设置在施工架1的顶部,施工架1的底部设有伸缩杆5,固定架9通过伸缩杆5安装在施工架1上,施工架1上还设有导轨架3,导轨架3上设有4条轨道8,轨道8上还设有物料斗4,物料斗4的两侧设有固定架9,固定架9上设有电动机10,电动机10上设有输出轴,输出轴上设有转动轴一11,转动轴一11上安装有转动轴二12,转动轴二12通过皮带13与转动轴三14连接,转动轴三14安装在轨道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8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张照片的3D人体建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江河湖泊决堤快速堵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