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夜间使用的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5314.6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8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蒋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婧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3511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杯盖 外杯体 杯盖 杯体 水杯 荧光粉 夜间使用 内杯盖 内杯体 真空腔 本实用新型 杯体螺纹 隔热作用 透明杯盖 透明杯体 荧光粉层 圆筒形 取用 漂浮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夜间使用的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包括圆筒形的内杯体,及套在内杯体外侧的外杯体;所述外杯体为透明杯体,且内杯体和外杯体之间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设有液体和荧光粉,且荧光粉漂浮在液体上;所述杯盖包括用于与杯体螺纹连接的内杯盖,及套在内杯盖外侧的外杯盖,所述外杯盖为透明杯盖,外杯盖与内杯盖之间设有一层荧光粉层。该水杯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便于夜间取用且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夜间使用的水杯。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喝水时必不可少的物品。杯子的用途广泛,种类繁多,一般分为有把手和无把手的杯子,其中,因收纳方便、制作简单等原因,无把手的杯子更为常见。
现今市场上的无把手杯子大部分是外部光滑,呈圆柱形的陶瓷杯或玻璃杯,这类杯子外形美观、结构简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拿杯子时需要用手握住杯体,容易烫手,且若杯体外沾有水,就变得很滑手,从而影响正常使用,除此之外,人们有时夜间想要取水饮用,也不易找到水杯,甚至有可能因为找水杯而打翻水杯,造成其他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夜间使用的水杯,该水杯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便于夜间取用且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夜间使用的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包括圆筒形的内杯体,及套在内杯体外侧的外杯体;所述外杯体为透明杯体,且内杯体和外杯体之间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设有液体和荧光粉,且荧光粉漂浮在液体上;所述杯盖包括用于与杯体螺纹连接的内杯盖,及套在内杯盖外侧的外杯盖,所述外杯盖为透明杯盖,外杯盖与内杯盖之间设有一层荧光粉层。
优选的,所述内杯体为不锈钢杯体,所述外杯体为钢化玻璃杯体。
优选的,所述内杯盖为塑料杯盖,所述外杯盖为透明塑料杯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杯体设置有空腔结构,空腔内设有液体及荧光粉,且外杯体为透明材料制成,也晚间可通过荧光粉的光亮轻松找到水杯,且荧光粉漂浮在液体上,可随水杯的转动而飘动,使整个水杯外形美观可变;同时,还在杯盖内也设有可见的荧光粉层,便于找到水杯后开启水杯。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杯体整体呈圆筒状,因此,外杯体上设置了手指状的凹槽,使其不易脱手,且还可提升手握杯体时的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的外杯体设置为钢化玻璃杯体,外杯盖选用透明塑料杯盖,均十分耐摔打抗磨损,可延长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成本低廉,便于夜间使用且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杯体,11-内杯体,12-外杯体,13-真空腔,14-手指状凹槽,2-杯盖,21-内杯盖,22-外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夜间使用的水杯,如图1所示,该水杯包括杯体1和与杯体螺纹连接的杯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婧,未经蒋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5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S烫金餐具托盘
- 下一篇:一种水杯的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