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4414.7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宇锋;杨晓;张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材料 雾化 试验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属于技汽车设备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安全驾驶已然是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中由于汽车内装材料中一些挥发性气体在高温下挥发,在汽车窗户和挡风玻璃凝聚,造成驾驶人员视线受阻,影响安全驾驶。因此在汽车上市之前雾化实验的检测就必不可少,雾化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雾化杯的清洁程度对实验结果直接相关,而目前市面上还未有专门的清洗设备来对雾化杯进行清洗。传统的实验室清洗方式采用手工海绵棒直接清洗的方式,由于雾化杯高度一般在15-20cm规格的雾化杯,清洗不便,耗时长,极易造成雾化杯内壁表面清洗不洁净,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或者准确度降低,因此设计一款简易清洗装置显得极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清洗效果好的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杆、弹性支撑装置和海绵清洁头,海绵清洁头为圆柱状,清洗杆的一端沿海绵清洁头的轴线伸入海绵清洁头,弹性支撑装置与清洗杆伸入海绵清洁头的部分固接;弹性支撑装置包括圆环形金属片和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清洗杆固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圆环形金属片的内侧面固接,圆环形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海绵清洁头的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清洗杆伸入海绵清洁头的一端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固定杆,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横杆。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固定杆与清洗杆的夹角为大于0°小于90°。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压缩弹簧为四个,四个压缩弹簧以清洗杆为中心均匀间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圆环形金属片的直径比海绵清洁头的直径小至少1cm。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的高度大于等于20cm。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海绵清洁头的直径至少比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直径大1cm,圆环形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结构简单,清洗方便,且清洗效果佳,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室采用手工海绵棒直接清洗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雾化杯的清洗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由于有弹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海绵清洁头内,提高了海绵清洗头的弹性,从而提高了清洗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由于弹性支撑装置在圆环形金属片的内侧还设置有压缩弹簧,进一步提高了海绵清洗头的弹性,从而提高了清洗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由于清洗杆伸入海绵清洁头的一端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固定杆,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横杆,提高了清洗杆与海绵清洗头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清洗杆在海绵清洁头内旋转,并且有效防止清洗杆在使用过程中脱离海绵清洗头,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内饰材料雾化试验中雾化杯的清洗装置的弹性支撑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清洗杆,2-海绵清洁头,3-弹性支撑装置,3.1-圆环形金属片,3.2-压缩弹簧,4-固定杆,5-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4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