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洁的前置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3298.7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陈伟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清洁 前置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洁的前置净水器。
背景技术
前置净水器,一般安装在管道的前端,经过多年饮水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人们逐步了解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加重视饮用水安全,这为净水器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前景。家用净水器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普及率高达95%以上,而国内普及率不足10%,因此,净水器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巨大。
前置净水器一般通过滤芯对水进行过滤,从而将大颗粒杂质进行阻截,从而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提高饮用水的纯净度,但是滤芯在长期工作后会被长时间积聚的杂质堵塞,所以需要清洁,目前市场上的前置净水器在进行清洁时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前置净水器,解决了市场上的前置净水器不便于清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前置净水器,包括主流管,所述主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一端与主流管的表面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分水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正对,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把,所述主流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芯,所述进水管位于滤芯的内侧,所述分水管位于滤芯的外侧,所述主流管内壁的下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塞,所述第一橡胶塞位于主流管与滤芯之间,所述螺纹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塞,所述第二橡胶塞正对滤芯的底端,所述螺纹套的表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漏胶圈,所述防漏胶圈的内壁与主流管的表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主流管的底端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第一橡胶塞的形状大小与主流管的底端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滤芯的形状为圆筒形,且滤芯表面的孔径大小为0.3±0.1毫米。
优选的,所述第二橡胶塞的形状为圆柱形,且第二橡胶塞的直径等于滤芯内壁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级水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分水管的管径相等,且螺纹杆的长度大于进水管到分水管的距离与进水管的管径总和,螺纹杆的长度小于进水管到分水管的距离与进水管以及分水管的管径总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前置净水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水源从进水管注入,水经过滤芯的过滤从主流管和滤芯形成的夹层中流出,从而达到过滤杂质,洁净水源的效果,长期使用使滤芯堵塞后,调节手把,使得螺纹杆的一端将进水管关闭,另一端将分流管打开,同时旋转固定套,使得螺纹套下降,从而滤芯底端打开,主流管与滤芯间的夹层被第一橡胶塞封堵,使得水从滤芯外对滤芯进行冲刷,将杂质从滤芯的底端冲刷出来,从而达到了便于清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流管、2进水管、3分水管、4第一螺纹孔、5第二螺纹孔、6螺纹杆、7手把、8滤芯、9螺纹套、10第一橡胶塞、11连杆、12第二橡胶塞、13支撑柱、14固定套、15防漏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陈伟,未经王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3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密膜格栅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线过滤化成箔结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