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伪印刷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3195.0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大洋;梅元斌;赵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19/077;G06Q30/00;G09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1115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印刷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印刷产品。
背景技术
防伪是对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而采取的防止措施。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假冒伪造活动的日益猖獗,促进了各种防伪技术的发展。
现有技术为保护企业品牌、保护市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通常对每一件产品生成唯一的追溯码,追溯码通常记录在产品的防伪标签上。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伪标签安全性不高,很容易被伪造,不利于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伪印刷产品和防伪印刷产品的验证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防伪标签安全性不高、容易被伪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印刷产品,包括:
基材层和图案层;
所述图案层包括开窗安全线和可识别标签;
所述开窗安全线是在防伪印刷产品的纸张制作过程中,在所述纸张的基材层和顶层之间设置形成的,所述开窗安全线上设置有随机图案;
所述可识别标签中包括唯一识别标识。
可选地,所述开窗安全线和所述可识别标签在所述图案层上互不重叠的设置。
可选地,所述可识别标签为自定义编码的识别码、条形码、二维码、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芯片或射频识别RFID芯片。
可选地,所述开窗安全线的材质为PET薄膜、纸材、金属、织物、合成材料或大自然取得的条状物。
可选地,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图案层的一侧设置有胶粘剂。
可选地,所述图案层还包括宣传图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防伪印刷产品的验证方法,包括:
采集图案层的可识别标签的信息;
将所述可识别标签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可识别标签对应的窗口场景,所述窗口场景是由带有随机图案的安全线开天窗形成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防伪印刷产品的验证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待验证防伪印刷产品的可识别标签和窗口场景,所述第一窗口场景是由带有第一随机图案的安全线开天窗形成的;
根据所述可识别标签获取对应的第二窗口场景,所述第二窗口场景是由带有第二随机图案的安全线开天窗形成的;
将所述第一窗口场景和所述第二窗口场景进行对比,获取窗口场景比较结果;
将所述窗口场景比较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印刷产品和防伪印刷产品的验证方法,防伪印刷产品包括:基材层和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包括开窗安全线和可识别标签;所述开窗安全线是在防伪印刷产品的纸张制作过程中,在所述纸张的基材层和顶层之间设置形成的,所述开窗安全线上设置有随机图案;所述可识别标签中包括唯一识别标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结合开窗安全线和可识别标签设计了安全性很高的防伪印刷产品,不易被伪造,可很好地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伪印刷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防伪印刷产品的图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伪印刷产品的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防伪印刷产品的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伪印刷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防伪印刷产品的图案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伪印刷产品包括:
基材层1和图案层2;
图案层2包括开窗安全线21和可识别标签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3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管码关联系统及赋码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伪溯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