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2850.0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9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业;谢献忠;赵昱;郝鸿渐;彭智超;赵子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顺业;赵昱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2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排水 井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增多,极端气候逐渐增多,导致诸多社会问题。平凡强降雨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城市甚至成了水城,解决排水难的问题刻不容缓。目前从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1现有排水盖,排水孔无密封,垃圾容易下落到排水沟,使排水沟容易发生堵塞,且无密封时贵重物品容易掉落排水沟难以拿出,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井盖垃圾堆积在井盖上方或者井盖内部,难以清理,造成排水障碍。
新中国建设初期,城市排水多采用了苏联的设计理念和思路,那就是想尽办法省钱,只满足于现状就好。所以当时建造的排水系统都是小直径管道,按0.5 年甚至0.3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如果暴雨一来,那么肯定出现积水甚至内涝的情况。
除了设计标准的问题,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老化也导致了排水不畅。据了解,许多城市在没有遇到暴雨之前,基本上不会主动检查下水道是否老化、堵塞,因此,暴雨来临时都措手不及。部分排水泵站也面临着元器件老化和过时的问题,排水系统不畅外加排水泵运作不正常,城市内涝肯定凸显出来。
现有矩形井盖大量用于城市排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的排水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也有缺点,如下:
1、排水不能自动化,并且容易因垃圾堵塞而造成排水困难且排水过程中的垃圾难以清理。
2、现有圆形井盖用于排水,在暴雨天能很好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且排水湍急,对行人车辆构成较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于城市生活中的多孔排水盖排水不及时或者因为垃圾堵塞而引起的排水不便的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包括井盖本体和浮球,所述井盖本体为上大下小的筒状结构,其中井盖本体的下端通孔处连接带有排水圆孔的底板,井盖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浮球,浮球的直径大于排水圆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井盖本体圆台状或者为梯台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圆孔的底部焊接有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井盖本体采用钢化玻璃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球上一体成形有吊环,吊环通过拉绳连接限位板,限位板的长宽均大于排水圆孔的直径,同时拉绳的长度小于井盖本体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井盖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钢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在有积水的情况下小球受到浮力上浮从而打开排水口达到排水作用。在没有积水的情况下小球受重力自动堵住排水口,达到防治垃圾和贵重物品掉入的问题,同时积累的垃圾可以便于清洁人员打扫。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浮球带有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道1、浮球2、井盖本体3、底板4、吊环5、限位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包括井盖本体3和浮球2,所述井盖本体3为上大下小的筒状结构,井盖本体3可以圆台状,也可以为梯台状,从而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其中井盖本体3的下端通孔处连接带有排水圆孔的底板4,井盖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浮球2,浮球2的直径大于排水圆孔的直径,从而使得无水时浮球堵住排水圆孔,避免垃圾从排水圆孔中落入下水道,同时当雨水进入到内部时能够浮起浮球2,使得水漏下。
所述排水圆孔的底部焊接有管道1,用于缓流,降低排水产生的噪音。
所述井盖本体3采用钢化玻璃材质。
所述浮球2上一体成形有吊环5,吊环5通过拉绳连接限位板6,限位板6 的长宽均大于排水圆孔的直径,同时拉绳的长度小于井盖本体3的高度,从而实现限位,避免排水流量大时导致的浮球飘走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顺业;赵昱,未经李顺业;赵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2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井盖
- 下一篇:一种新型球墨铸铁通信井圈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