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电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2669.X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1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崔小东;周运培;陈锦平;邱鸿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30;H01F27/28;H01F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电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气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合金粉的三相立绕电抗器。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产品中的电抗器为滤波电路而设计,串在回路中抑制谐波分量,保护其他元件可正常运行,亦能减小电路纹波,改善功率因素,提高供电电能质量。随着电力电子产品的高频化,电抗器频率亦高频化。
现有三相系统电源多采用三颗单项电抗器设计,但这种结构造成三相系统电源的体积增大,成本增高。或是采用三相硅钢片设计的电抗器,但硅钢片电抗器在高频下损耗很高。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三相电抗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电抗器,其中,包含:
相对设置的两个E型铁芯,每一所述E型铁芯包含三个芯柱,两个所述E型铁芯的其中之一的所述三个芯柱与两个所述E型铁芯的其中之另一的所述三个芯柱一一对应贴合;
三个线圈,每一所述线圈为扁线且立绕于不同E型铁芯的对应贴合的两个所述芯柱上。
上述的三相电抗器,其中,还包含两个绝缘板,每一所述绝缘板一一对应地套设于每一所述E型铁芯上,每一所述线圈的顶端贴靠所述两个绝缘板其中之一,每一所述线圈的底端贴靠所述两个绝缘板其中之另一。
上述的三相电抗器,其中,每一所述绝缘板上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三个通孔的位置与所述三个芯柱的位置一一对应。
上述的三相电抗器,其中,所述芯柱为圆柱体或立方体。
上述的三相电抗器,其中,每一所述E型铁芯的材质为合金粉。
上述的三相电抗器,其中,每一所述线圈由扁线立绕形成,所述扁线包含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端面的宽度,立绕时所述第一端面贴靠于所述芯柱。
上述的三相电抗器,其中,还包含胶体,连接对应贴合的两个所述芯柱的接触表面。
上述的三相电抗器,其中,每一所述E型铁芯包含铁轭,每一所述E型铁芯的所述芯柱装设于所述铁轭上。
上述的三相电抗器,其中,每一所述E型铁芯的所述铁轭及所述芯柱为一体件。
上述的三相电抗器,其中,所述三相电抗器呈“日”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针对于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
1.三相电抗器体积小,可以节约系统电源的空间;
2.与采用三颗单项电抗器对比,降低材料成本;
3.实现自动化绕线,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相电抗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相电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12:E型铁芯
111、121:芯柱
112、122:铁轭
13:线圈
131:第一端面
132:第二端面
14、15:绝缘板
141、15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技术说明,现以一较佳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制。
请参照图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相电抗器的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相电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相电抗器呈“日”字型结构,三相电抗器包含:相对设置的两个E型铁芯11、12及三个线圈13;E型铁芯11、12的材质为合金粉;E型铁芯11包含三个芯柱111;E型铁芯12包含三个芯柱121;三个芯柱111一一对应地贴合于三个芯柱121;三个线圈13为均为扁线且分别立绕于对应贴合的两个芯柱111、121上。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对应贴合的两个芯柱111、121之间通过胶体(图未示)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三相电抗器还包含两个绝缘板14、15;绝缘板14套设于E型铁芯11上;绝缘板15套设于E型铁芯12上;扁平线圈13的顶端贴靠绝缘板14,扁平线圈13的底端贴靠绝缘板1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板14上开设有三个通孔141,绝缘板15上开设有三个通孔151,三个通孔141一一对应地套设于三个芯柱111上,三个通孔131一一对应地套设于三个芯柱121上,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绝缘板的结构,但凡能够使得线圈与铁芯间进行绝缘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芯柱111、121为圆柱体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芯柱111、121还可为立方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2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