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的数码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1230.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吉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14;F16M11/18;G03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数码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摄像机,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的数码摄像机。
背景技术
数码摄像机进行工作的基本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光、电、数字信号的转变与传输,即通过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变成电流,再将模拟电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由专门的芯片进行处理和过滤后得到的信息还原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动态画面了。现有的数码摄像机不方便进行移动调节,该数码摄像机也不方便进行转动调节,调节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数码摄像机体可以通过旋转调节球在限位座上实现转动调节,从而方便对数码摄像机体进行灵活转动调节;更加方便对数码摄像机体进行灵活调节的多用途的数码摄像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用途的数码摄像机,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均为万向轮;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呈竖直布置,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端部之间设有载物板,载物板上设有导向筒,导向筒呈竖直布置,导向筒内套装有旋转调节筒,旋转调节筒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导向筒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旋转调节筒与导向筒通过螺纹连接;旋转调节筒的端部设有限位座,限位座的端部内设有旋转调节球,旋转调节球上设有数码摄像机体;旋转调节筒的端部外侧壁设有第一操作杆,第一操作杆呈水平布置,第一操作杆的一端与旋转调节筒的端部外侧壁连接,第一操作杆的另一端设有拨环,导向筒的端部外侧壁设有第二操作杆,第二操作杆呈水平布置,第二操作杆的一端与导向筒的端部外侧壁连接,第二操作杆的另一端设有拨片,拨片与拨环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呈水平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与导向筒之间设有加强块,加强块设置在导向筒的根部外表面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拨片为片状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可以方便底座的移动;通过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可以对载物板进行支撑,数码摄像机体可以通过旋转调节球在限位座上实现转动调节,从而方便对数码摄像机体进行灵活转动调节;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操作杆对旋转调节筒绕导向筒进行水平转动调节,通过第二操作杆可以对导向筒进行限位住,从而可以对数码摄像机体进行水平转动调节,更加方便对数码摄像机体进行灵活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1、第一移动轮12、第二移动轮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第一对接板16、第二对接板17、载物板18、导向筒19、旋转调节筒20、加强块21、限位座22、旋转调节球23、数码摄像机体24、第一操作杆25、拨环26、第二操作杆27、拨片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的数码摄像机,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均为万向轮;底座11上设有第一支撑板14与第二支撑板15,第一支撑板14与第二支撑板15呈竖直布置,第一支撑板14与第二支撑板15的端部之间设有载物板18,载物板18上设有导向筒19,导向筒19呈竖直布置,导向筒19内套装有旋转调节筒20,旋转调节筒20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导向筒19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旋转调节筒20与导向筒19通过螺纹连接;旋转调节筒20的端部设有限位座22,限位座22的端部内设有旋转调节球23,旋转调节球23上设有数码摄像机体24;旋转调节筒20的端部外侧壁设有第一操作杆25,第一操作杆25呈水平布置,第一操作杆25的一端与旋转调节筒20的端部外侧壁连接,第一操作杆25的另一端设有拨环26,导向筒19的端部外侧壁设有第二操作杆27,第二操作杆27呈水平布置,第二操作杆27的一端与导向筒19的端部外侧壁连接,第二操作杆27的另一端设有拨片28,拨片28与拨环26对应;第一支撑板14与第二支撑板15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板16与第二对接板17,第一对接板16与第二对接板17呈水平布置;载物板18与导向筒19之间设有加强块21,加强块21设置在导向筒19的根部外表面位置;拨片28为片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1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耦接区域中具有点接触部的外科器械
- 下一篇:胸腔镜血管闭合引导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