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高压直流复合材料横担垂直排列耐张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0925.1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7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胡超;覃伟平;吴海洋;冯衡;白强;曾二贤;李强;夏谦;高斐略;高彬;胡星;冯德奎;王学群;王沛;赵冲;王松涛;王亚东;黄佩;王新洋;任建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直流 复合材料 垂直 排列 耐张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张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特高压直流复合材料横担垂直排列耐张塔。
背景技术
对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传统杆塔一般采用导线水平排列的角钢塔由于导线水平极间距控制,导致占用走廊较宽。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垂直排列的耐张塔,表明垂直排列耐张塔在减小杆塔走廊宽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仍存在但仍存在塔重偏重、节点处理困难、横担受力不合理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线路占用走廊宽度较窄、受理合理的特高压直流复合材料横担垂直排列耐张塔,而且该耐张塔塔重较轻、节点处理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特高压直流复合材料横担垂直排列耐张塔,从上至下依次为塔头、塔身和塔腿;所述塔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地线支架、上层跳线横担、下层跳线横担;所述地线支架位于塔头顶部的两侧;所述上层跳线横担和下层跳线横担位于地线支架下方并在塔头的转角内侧垂直排列,且上层跳线横担和下层跳线横担均为复合材料横担;
所述地线支架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地线挂点;
所述上层跳线横担、下层跳线横担的外侧端部均设置有跳线挂点;
所述上层跳线横担和下层跳线横担的下平面与塔头中轴线相交处均设置有耐张串挂点;
所述耐张串挂点上安装有耐张串,且耐张串位于塔头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耐张串上安装有导线;所述耐张串与导线的连接处悬挂跳线的一端,跳线的另一端悬挂在跳线挂点上,且塔头两侧的耐张串上的导线通过跳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塔头、塔身和塔腿采用大规格角钢构件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大规格角钢构件为Q420高强钢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耐张塔的走廊宽度为21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层跳线横担和下层跳线横担垂直排列的方式悬挂特高压直流输电导线,且上层跳线横担和下层跳线横担采用复合材料横担,可充分利用复合材料横担的绝缘性能,减少跳线横担的长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导线横担的设置可大大降低耐张塔的走廊宽度和造价。
2、本实用新型耐张串的耐张串挂点设置在塔头的中轴线上,而导线安装在耐张串上,耐张串与导线的连接处连接跳线的一端,跳线的另一端连接在跳线挂点上,此连接方式导线荷载作用于塔头中轴线,基本消除了塔头的受扭,使得耐张塔受力更为合理。另外,此种连接方式跳线负荷较小,无纵向力,可充分利用复合材料横担的绝缘性能,同时降低复合材料横担受力性能较差的影响,能进一步减轻了复合材料横担重量,增强了结构整体的安全度。
3、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大规格角钢和Q420材质制备塔头、塔身和塔脚,进一步减轻了塔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特高压直流复合材料横担垂直排列耐张塔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特高压直流复合材料横担垂直排列耐张塔的侧视图。
图中:塔头1、塔身2、塔腿3、地线支架11、上层跳线横担12、下层跳线横担13、地线挂点14、跳线挂点15、耐张串挂点16、耐张串17、导线18、跳线19、中轴线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特高压直流复合材料横担垂直排列耐张塔,从上至下依次为塔头1、塔身2和塔腿3,其中,塔头1、塔身2和塔腿3采用肢宽为250mm、280mm或300mm的Q420大规格角钢构件构成;所述塔头1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地线支架11、上层跳线横担12、下层跳线横担13;所述地线支架11位于塔头1顶部的两侧;所述上层跳线横担12和下层跳线横担13位于地线支架11下方并在塔头1的转角内侧垂直排列,且上层跳线横担12和下层跳线横担13均为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横担;
所述地线支架11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地线挂点14;所述上层跳线横担12和下层跳线横担13的外侧端部均设置有跳线挂点15;所述上层跳线横担12和下层跳线横担13的下平面与塔头1中轴线110相交处均设置有耐张串挂点16。
如图2所示,所述耐张串挂点16上安装有耐张串17,且耐张串17位于塔头1前、后两侧;所述耐张串17上安装有导线18;所述耐张串17与导线18的连接处悬挂跳线19的一端,跳线19的另一端悬挂在跳线挂点15上,且塔头1两侧的耐张串17上的导线通过跳线1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0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老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电杆
- 下一篇:复合横担及输电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