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椭圆印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8050.1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 |
主分类号: | B41K1/02 | 分类号: | B41K1/02;B41K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5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椭圆 印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椭圆印章。
背景技术
印章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重要用具,无论是公司日常管理及经营活动中还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工作中都离不了。印章一般由手柄和印章体组成,此种用具常需要随带印油并通过手柄用力下摁印章体,将印面上的印油卡印到纸面上。首先,常见的印章因印章体和手柄垂直且是刚性设置,造成体积较大,这样的结构组成在办公室内使用时方便,随身携带时则不太方便;其次,一般企业的印章数目较多,品种繁多,取放复杂不能进行归类处理;再者,一般由金属制成的印章,在其上雕刻制作字体、图案都比较麻烦、费时;此外,一般的椭圆椭圆印章因为形状的关系,不能为其添加有效的金属保护盖,摔落后极易使章体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方便识别归类的新型椭圆印章。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椭圆印章,包括手柄、印章体和印章盖,所述新型椭圆印章还包括连接座和印章安装座,所述连接座包括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手柄的底端外侧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环状体的圆孔下端口向下延伸形成外螺管连接端,所述环状体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套接外螺纹;所述印章安装座包括椭圆柱体,所述椭圆柱体的上侧开设有供所述外螺管连接端旋入的安装圆槽,椭圆柱体的下侧向内凹陷形成印章体嵌入槽,所述印章体通过双面胶嵌装在所述印章体嵌入槽内,
所述印章盖通过套接外螺纹与连接座旋接以保护印章体。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椭圆印章还包括储藏壳,所述储藏壳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相适配的壳盖,所述底壳的下底部固定在手柄的顶端,所述底壳内设置有圆柱安装体且所述圆柱安装体顶侧固定防伪芯片;所述壳盖为半球型。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外形为中间直径小、两头直径大的腰鼓型。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印章盖、连接座和印章安装座均是由铜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印章体由环保橡胶制成。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整个新型椭圆印章的结构简单,所有的连接结构均采用螺纹连接,装配方便快捷,整体设计简约大气,由铜制成的手柄、印章盖、连接座和印章安装座是不易损坏,耐用性强且外观高档;二、环状的连接座设计,在连接座的上侧外露面可印刷或雕刻公司字号和印章类别,以方便操作印刷的人员便于识别和拿放;由于连接座是独立设计,可便捷取用以快速雕刻。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椭圆印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椭圆印章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椭圆印章,包括手柄3、印章体7和印章盖8,手柄3外形为中间直径小、两头直径大的腰鼓型,手柄3和印章盖8由铜制成,印章体7由环保橡胶制成,环保橡胶的印章体7用激光机就可以雕刻,简单、高效,新型椭圆印章还包括连接座4和印章安装座5,连接座4包括环状体,环状体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手柄3的底端外侧形成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31,环状体的圆孔下端口向下延伸形成外螺管连接端41,环状体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套接外螺纹42;印章安装座5包括椭圆柱体,椭圆柱体的上侧开设有供外螺管连接端41旋入的安装圆槽,椭圆柱体的下侧向内凹陷形成印章体嵌入槽,印章体7通过双面胶6嵌装在印章体嵌入槽内,印章盖8通过套接外螺纹42与连接座4旋接以保护印章体7。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椭圆印章还包括储藏壳,储藏壳包括底壳2和与底壳2相适配的壳盖1,底壳2的下底部固定在手柄3的顶端,底壳2内设置有圆柱安装体21且圆柱安装体21顶侧固定防伪芯片;壳盖1为半球型。近些年,印章联网防伪系统新起,即在新型椭圆印章上安装防伪芯片,是通过网络将印章与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进行真伪查验的印章防伪系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未经张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8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