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式废气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7307.1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3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谭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澳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6 | 分类号: | B01D45/06;B01D4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废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湿式除尘器俗称“除雾器”,它是使含尘气体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或者利用水和粉尘的充分混合作用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颗粒增大或留于固定容器内达到水和粉尘分离效果的装置。
按其结构来分有以下几种(1)重力喷雾湿式除尘器,如喷洗涤塔。(2)旋风式湿式除尘器,如旋风水膜式除尘器、水膜式除尘器。(3)自激式湿式除尘器,如冲激式除尘器、水浴式除尘器。(4)填料式湿式除尘器,如填料塔、湍球塔。(5)泡沫式湿式除尘器,如泡沫除尘器、旋流式除尘器漏板塔(6)文丘里湿式除尘器,如文丘里除尘器。(7)机械诱导除尘器,如拨水轮除尘器。
其中,现有的水膜式除尘器往往为两大结构,一种是形成水幕,使空气与水幕结合实现除尘,但其水膜的整体捕捉面积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颗粒捕捉面积大,过滤效果佳,结构紧凑的湿式废气过滤装置。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式废气过滤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设有废气出口,所述筒体中段的中心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设有沿筒体中心轴线均布设置的吸附片,所述固定筒顶部密封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喇叭状的挡水环;所述筒体底部中心设有废气进管,所述废气进管朝挡水环的端面延伸且直径小于挡水环,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位于固定筒上方的喷淋头及与喷淋头相连的喷淋管,所述筒体底面上开设有排水管。
上述结构中,通过喷淋装置喷出水沫使水沫顺着吸附片向下流动,废气从废气进管进入后自下而上从吸附片之间经过,使废气内的杂质颗粒被湿润的吸附片吸附,同时随着水沫的流动将杂质颗粒冲入筒体底部并从排水管排走,挡水环可将水沫引导开来避免水沫流入废气进管,同时废气进管朝挡水环的端面方向延伸可避免积聚在筒体底部的废水流入废气进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片朝筒体轴向方向呈波浪形弯曲。
上述结构中,吸附片呈波浪形弯曲,可有效加大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同时水沫在顺着吸附片流动时,可以更好的捕捉废气中的颗粒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管从筒体底部的侧壁进入并从废气进管侧壁穿入废气进管,再垂直向上延伸经过固定筒内且穿出固定筒顶部与喷淋头相连。
上述结构中,喷淋管从固定筒内穿过可有效利用固定筒内的空间,避免将喷淋管设置在筒体外部,是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喷淋装置喷出水沫使水沫顺着吸附片向下流动,废气从废气进管进入后自下而上从吸附片之间经过,吸附片呈波浪形弯曲,可有效加大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同时水沫在顺着吸附片流动时,可以更好的捕捉废气中的颗粒物,随着水沫的流动将杂质颗粒冲入筒体底部并从排水管排走,具有过滤效率高,效果好,整体体积小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筒体;11-废气出口;12-废气进管;13-排水管;20-固定筒;21-吸附片;22-开口;23-挡水环;30-喷淋装置;31-喷淋头;32-喷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湿式废气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0,所述筒体顶部设有废气出口11,所述筒体10中段的中心设有固定筒20,所述固定筒20外壁与筒体10内壁之间设有沿筒体10中心轴线均布设置的吸附片21,所述固定筒20顶部密封且底部设有开口22,所述开口22上设有喇叭状的挡水环23;所述筒体10底部中心设有废气进管12,所述废气进管12朝挡水环23的端面延伸且直径小于挡水环23,还包括喷淋装置30,所述喷淋装置30包括位于固定筒20上方的喷淋头31及与喷淋头31相连用于供水的喷淋管32,所述筒体10底面上开设有排水管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澳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澳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7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用脱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生产用玉米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