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执行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3510.1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丰沃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F02B3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执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涡轮增压器内部执行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执行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涡轮增压器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中带旁通阀的涡轮增压器由于结构简单,可同时优化发动机低速和高速的性能,所以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是带旁通阀的涡轮增压器。为了控制增压压力和增压器转速,需要执行器对旁通阀门的打开与关闭进行有效地控制。目前现有主流技术使用的执行器,由于进入上腔体内的高压气体有波动,此波动直接作用在膜片上,会使执行器推杆在其轴向方向快速抖动,致使增压器产生振动和噪音,引起客户高度抱怨,此振动和噪音尤其在的小排量乘用汽车上非常明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执行器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膜片和推杆部件,推杆部件包括推杆以及与推杆顶部固定的膜片托架,膜片托架的顶端与膜片贴靠,下壳体内设有弹簧座,推杆在的膜片托架和弹簧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中间壳体,膜片设置在中间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上壳体与中间壳体之间形成缓冲腔,膜片与中间壳体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膜片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环境压力腔,上壳体上设有与缓冲腔连通的气嘴,中间壳体的端面上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这样,气体通过气嘴后首先进入到上壳体与中间壳体之间的缓冲腔内,通过缓冲腔的缓冲、稳压作用,经中间壳体上气孔进入到压力腔中,避免了波动的压力直接作用在膜片上,从而使得执行器的推杆部件运动更加平稳。但是,其不足之处是这种双腔体结构加工复杂,生产成本高,生产时需要对产品的生产模具进行更换。
为了避免更换生产用模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重新设计执行器装置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执行器装置,具有降低生产成本、选择塑料腔,大大降低整个执行器的重量,方便执行器组装、提高执行器的质量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执行器装置,包括塑料腔、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塑料腔下部内安装有上壳体,所述的上壳体下部安装有下壳体,所述的下壳体下端面上布置有托盘,所述的托盘上方的下壳体内水平安装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端面中部竖直安装有推杆,所述的推杆的上端安装有膜片托架,所述的膜片托架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其上端面上安装有膜片,所述的推杆下端依次穿过底座、下壳体和托盘,所述的底座上端面和膜片托架下端面之间竖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的上壳体与膜片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的上壳体与塑料腔之间形成缓冲腔,所述的上壳体上布置有与缓冲腔连通的第二气嘴,所述的塑料腔上端布置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一侧横向布置有第一气嘴。
所述的塑料腔下部外圈安装有塑料卡箍,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处形成朝外的下壳体延伸部,所述的下壳体延伸部朝上翻并包裹上壳体下端,形成用于定位塑料卡箍的下壳体朝上翻边(16),所述的塑料腔下部外圈布置有与塑料卡箍相配的锁扣。
所述的膜片与上壳体之间采用密封连接,所述的膜片外圈固定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空隙上。
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复位弹簧的弹簧座,所述的弹簧座中部布置有弹簧座凸台。
所述的弹簧座凸台内安装有导向环,所述的导向环套接在推杆上,所述的导向环外圈中部安装有定位圈。
所述的下壳体下部朝下延伸形成下壳体凸台,所述的托盘包覆在下壳体凸台下端上。
所述的底座上端面安装有若干个贯穿托盘和下壳体的固定螺栓。
所述的第一气嘴和第二气嘴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执行器装置,具有降低生产成本、选择塑料腔,大大降低整个执行器的重量,方便执行器组装、提高执行器的质量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示:1、第一气嘴,2、塑料腔,3、上壳体,4、膜片,5、复位弹簧,6、膜片托架,7、托盘,8、弹簧座,9、底座,10、推杆,11、导向环,12、固定螺栓,13、定位圈,14、下壳体,15、下壳体延伸部,16、下壳体朝上翻边,17、塑料卡箍,18、锁扣,21、缓冲腔,31、压力腔,3b、第二气嘴,8a、弹簧座凸台,141、环境压力腔,142、下壳体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丰沃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丰沃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3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