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训练用潜水器逃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32972.1 | 申请日: | 2017-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5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义;阎军;廖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舟瑞达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G8/41 | 分类号: | B63G8/41 |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训练 潜水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用潜水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训练用潜水器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世界各国的水下逃生训练也仅限于在海军部队及水下搜救部门的针对专业人员进行的专业训练,而在军旅文化体验营中却不具备专用的水下逃生训练装置,因此在军旅文化体验营中难以接受到最真实的训练体验,虽然海军部队用的专业水下逃生训练装置体验效果最好,但是其专业性强、成本高,另外出于海军的专业装备的严格要求,一般人也不会有机会获得体验的资格,因此,如何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使受训人员接受到最真实的训练体验,是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体验效果好的水下训练用潜水器逃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水下训练用潜水器逃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潜水器的舱体前下部的发射舱,发射舱的前端设置有开口端,开口端上设置有用于使发射舱前端封闭的前舱盖,发射舱的后端与潜水器的舱体相通,发射舱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使发射舱后端封闭的后舱盖,发射舱内放置有逃生舱,潜水器的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向发射舱内注入的高压注水装置,高压注水装置上连接有电动泵和单向阀。
所述潜水器的舱体滚塑成型。
所述逃生舱为滚塑成型的充气气囊逃生舱。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当进行训练时,参训人员进入到潜水器中的逃生舱内,通过发射舱及高压注水装置将逃生舱推出潜水器外,逃生舱离开发射舱后由逃生舱内人员打开充气阀,使位于逃生舱上浮到水面,人员打开逃生舱舱盖逃生,由此逼真地模拟出了紧急避难的真实场面,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制作使用成本低且体验效果非常好,另外,潜水器和逃生舱装置采用滚塑工艺整体成型,强度大、质量轻、防腐、整体寿命长、安装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下训练用潜水器逃生装置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水下训练用潜水器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水下训练用潜水器逃生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下训练用潜水器逃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潜水器的舱体1前下部的发射舱2,发射舱2作为逃生通道使用;发射舱2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端,发射舱2的前部开口端与外部相通,在发射舱2的前部开口端上设置有用于使发射舱前端封闭的前舱盖3,发射舱2的后端开口端与潜水器的舱体1相通,发射舱2的后部开口端上设置有用于使发射舱后端封闭的后舱盖4,发射舱2内放置有逃生舱5,潜水器的舱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向发射舱内注入的高压注水装置,高压注水装置上连接有电动泵6和单向阀7,通过启动电动泵6能够向发射舱内注水。
进一步地,所说的逃生舱5是充气气囊逃生舱,所说的潜水器的舱体1和逃生舱5均采用整体滚塑工艺制造,整体强度高,耐腐蚀,重量轻,安装及运输方便。
使用时,潜水器由岸上大型塔吊吊装,用钢索投放到水下安全的深度,由潜水器内的培训教员指导参训人员进入到逃生舱内,当载人逃生舱被推入发射舱内后,潜水器舱内的培训教员关闭发射舱的后舱盖,打开高压注水通道的注水阀给发射舱注水、增压,当发射舱内部的水压高于外部水压时,潜水器外部的前舱盖被顶开,逃生舱脱离发射舱,由此通过发射舱及高压注水装置实现了将逃生舱推出潜水器外的目的,逃生舱离开发射舱后由逃生舱内人员打开充气阀,使逃生舱快速上浮到水面,人员打开逃生舱舱盖逃生,这套系统装置能逼真模拟出紧急避难的真实场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舟瑞达船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舟瑞达船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2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涉水机器人保护罩
- 下一篇:一种风帆动力水下自主航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