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纱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2511.4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5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吕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京威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2 | 分类号: | B65H75/22;B65H75/18;B65H7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7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纱管。
背景技术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纺织机械也随着纺织业发展起来。在纺织行业中,比如进行棉纺、丝纺、合成纤维纺及混纺时都会广泛使用到纱管这个纺织配件。使用时一端插在纺车架的轴上,轴高速旋转,带动纱锭旋转,将短纤维纺成纱,再将纺出的纱绕到纱管上。纱管在转动时上端不能颤动,中心轴线不能有偏离,否则在高速旋转下,会存在诸多缺点,比如纱管采用铝合金材质比较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使纱管上的边盘产生毛刺和凹凸,使用时,纱线在退出时会碰到边盘上的毛刺和凹凸而被刮断;纱锭满负荷时,负荷重,纱管在旋转中会产生偏心旋转,纱管会越来越歪,最后会被折断,进一步增加纱管的磨损,降低了纱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组纺织纱管之间可简单组合与拆卸,使得纺织纱管运输方便的纺织纱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纺织纱管,它包括纱管管筒以及设置在纱管管筒两侧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所述纱管管筒为圆柱型;圆柱型所述纱管管筒包括内管筒与外管筒;所述外管筒内部套接有内管筒;所述内管筒与外管筒之间设有两组上下对称的防偏移件;所述防偏移件包括交错连接的弹簧与钢珠;所述弹簧固定在钢珠两侧;所述防偏移件两侧通过弹簧固定在外管筒上;所述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为镜像设置的两组圆台状挡纱筒;所述第一挡纱板包括可拆卸设置的圆台状的A类挡纱筒与圆台状的B类挡纱筒;所述B类挡纱筒、第二挡纱板与纱管管筒一体化设置;所述A类挡纱筒底部设有与B类挡纱筒相配合的第一槽径;所述B类挡纱筒开口处设有与第二挡纱板相配合的第二槽径。
进一步的,所述B类挡纱筒可通过第一槽径过盈配合的插入A类挡纱筒中形成第一挡纱板;所述第二挡纱可通过第二槽径过盈配合的插入B类挡纱筒中将给油导纤辊两侧流出的油一侧进入防低落油槽内,另一侧进入收集油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纱管结构简单,多组纺织纱管之间可简单组合与拆卸,使得纺织纱管运输方便,在纺织纱管中设有防偏移件避免高速旋转下的纱管重心偏移,同时与纺织纱一体化设置的挡纱板使得纱线在退出时容易取出,不易碰到边盘上的毛刺和凹凸而被刮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AB类挡纱筒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两组纺织纱管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纱管,它包括纱管管筒1以及设置在纱管管筒1两侧第一挡纱板2与第二挡纱板3;纱管管筒1为圆柱型;圆柱型纱管管筒1包括内管筒1-1与外管筒1-2;外管筒1-2内部套接有内管筒1-1;内管筒1-1与外管筒1-2之间设有两组上下对称的防偏移件1-3;防偏移件1-3包括交错连接的弹簧1-4与钢珠1-5;弹簧1-4固定在钢珠1-5两侧;防偏移件1-3两侧通过弹簧1-4固定在外管筒1-2上;第一挡纱板2与第二挡纱板3为镜像设置的两组圆台状挡纱筒;第一挡纱板2包括可拆卸设置的圆台状的A类挡纱筒2-1与圆台状的B类挡纱筒2-2;B类挡纱筒2-2、第二挡纱板3与纱管管筒1一体化设置;A类挡纱筒2-1底部设有与B类挡纱筒2-2相配合的第一槽径2-3;B类挡纱筒2-2开口处设有与第二挡纱板3相配合的第二槽径2-4。
B类挡纱筒2-2可通过第一槽径2-3过盈配合的插入A类挡纱筒2-1中形成第一挡纱板2;第二挡纱3可通过第二槽径2-4过盈配合的插入B类挡纱筒中2-2。
在运输纺织纱管时可将A类挡纱筒与纺织纱管分离,A类挡纱筒套接在一起,各组纺织纱管通过B类挡纱筒与第二挡纱的配合组合在一起容易运输,占地少且不易摇晃;在纺织纱管工作时,将A类挡纱筒通过第一槽径套接在B类挡纱筒上形成对称的一组纺织纱管,弹簧1-4与钢珠1-5形成的防偏移件有效的避免在高速旋转下重心偏移的问题;在纺织纱管工作完成时,从第二挡纱处将纺织纱管退出,避免退出时会碰到边盘上的毛刺和凹凸而被刮断;在纺织纱管工作完成后,先将A类挡纱筒从B类挡纱筒中退出,然后可将多组载有纱线的纺织纱管通过B类挡纱筒与第二挡纱的配合组合在一起容易上车,同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使纱管上的边盘产生毛刺和凹凸。
以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京威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京威纺织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2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式纺织纱筒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提升机构的布料卷筒放置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