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eLTE通信技术的智能燃气表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1107.5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7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武艳磊;陈时健;贾伟;肖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elte 通信 技术 智能 燃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燃气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功耗低、能够实现智能燃气表的远程管理,提高无线抄表成功率的基于eLTE通信技术的智能燃气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西气东输的推进,管道燃气的使用逐渐普遍。燃气的计量目前主要以燃气表来进行,从燃气公司对燃气表的抄表管理方面分类,主要流行的有普通机械型燃气表、IC卡智能燃气表、微功率无线抄表方式的无线智能燃气表以及最近出现的物联网智能燃气表。
目前在用的这些不同种类的燃气表中,普通机械型燃气表存在入户难、收费难的问题,对这种类型的燃气表管理基本靠用户自觉;IC卡智能燃气表解决了收费问题,但也存在着管理难的问题,只有上门入户才能查看燃气表的运行状态;无线智能燃气表由于信号的局限性并且技术上完全依赖于生产厂商,存在着抄表成功率不高和数据安全性的问题;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由于在内部要安装一个物联网的GPRS通信模块,通信时功耗太大导致需要用更大的锂电池并且增加了硬件成本。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102870U,于2016年3月23号,公开了一种基于 LTE Cat.M 的燃气计量装置及监控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计量装置采用 LTE Cat.M(eMTC) 通信模块进行远程监控的通信互联;与采用 Zigbee、mibile M-bus 或其他自组网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燃气计量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 LTE Cat.M(eMTC) 通信模块可具有更低的延迟,保证了网络连接的质量,而与上一代的 LTE MTC 通信方式相比,LTE Cat.M 通信模块虽然具有较低的传输速率,但是其同时也具有更低的能耗,采用了 LTE Cat.M 模块的燃气计量装置甚至可以几年不用更换电池,这无疑使得计量装置有了更好的维护性。但其不足之处是:LTE Cat.M 通信模块具有较低的传输速率而且燃气计量装置存在不能进行远程管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线智能燃气表抄表成功率低,物联网表系统功耗大且成本高以及智能燃气表不能远程管理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功耗低、能够实现智能燃气表的远程管理,提高无线抄表成功率的基于eLTE通信技术的智能燃气表通信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eLTE通信技术的智能燃气表通信系统,包括若干无线远传表端,所述无线远传表设有计量采集单元、主控单元及eLTE无线传输模块,所述计量采集单元采集无线远传表端信息传输给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eLTE无线传输模块和AirNode通信接口平台结合的方式将无线远传表端信息通过公共网络服务平台传输给主机服务器;所述主机服务器通过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分别与各个营业厅收费终端和各个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eLTE通信技术应用到燃气表中,提高了抄表稳定性,方便了燃气公司和用户的使用,通过操作主机服务器上的数据实现营业厅收费终端或者用户终端对无线远传表端工作状态的查看及充值缴费。
作为优选,eLTE无线传输模块包括eLTE模组和天线单元,eLTE模组和天线单元电连接,天线单元为专用PIFA天线。
作为优选,主控单元包括进行eLTE模组升级复位的升级复位单元和用于通信的通信接口单元。主控单元的静态电流值小于1uA,实现了低功耗,降低了产品成本。
作为优选,无线远传表端还包括加密芯片,所述加密芯片为AES加密芯片,所述加密芯片与主控单元电连接;引入了加密芯片,对通信数据加密和对关键指令进行身份认证,从而更加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包括3G网络、4G网络、光纤通信介质和电信运营公司提供的网络服务。
作为优选,营业厅收费终端为电脑和收费主机,电脑和收费主机通过公共网络服务平台与主机服务器连接。
作为优选,用户终端为安装有查询及充值缴费软件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通过公共网络服务平台与主机服务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1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