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箱盖塑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140.6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0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兰中萍;曹炎廷;陈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仁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盖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油箱盖塑型工装。
背景技术
油箱是汽车上装燃料的容器,油箱盖则用于封闭油箱的入口。为方便装配油箱盖,油箱盖的边缘通常设计为凹凸不平的结构,也即在油箱盖弯折的边缘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目前,在加工油箱盖边缘结构时,大多是通过人工操作制得,这样,不仅加工效率低下,且加工质量亦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油箱盖塑型工装,通过内凹面塑型组件和外弧面塑型组件,可同时对油箱盖的边缘进行凹部及外弧部的塑型工作,具有质量佳、效率高及运行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油箱盖塑型工装,包括支撑架、固连在支撑架上的安装座、定位盘、若干组内凹面塑型组件和若干组外弧面塑型组件;
安装座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轴,定位盘连接在转轴上,若干组内凹面塑型组件和若干组外弧面塑型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位于定位盘的外围;
外弧面塑型组件包括固连在安装座上的固定块,固定块的内侧端转动设置有部分外凸于固定块的外塑型件,若干组外弧面塑型组件中外塑型件的轴心位于同一环线上;
内凹面塑型组件包括固连在安装座上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内塑型件,若干组内凹面塑型组件中内塑型件的轴心位于同一环线上,内塑型件沿其径向延伸设置有短突出部和若干个长突出部,短突出部和若干个长突出部沿内塑型件的环向设置,短突出部的径向长度短于长突出部的径向长度,内塑型件的下端还连接有套设于支撑轴上的二级传动齿;
外塑型件和内塑型件均位于定位盘的上方,定位盘的下端连接有套设于转轴上的一级传动齿,一级传动齿与若干组内凹面塑型组件中的二级传动齿均啮合;
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作用于转轴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内凹面塑型组件用于塑型油箱盖边缘的凹槽部,外弧面塑型组件用于塑型油箱盖边缘的外弧面。应用时,将油箱盖半成品件放置于定位盘上,启动驱动装置使其驱动转轴进行转动,通过一级传动齿与若干个二级传动齿之间的啮合作用,定位盘与若干个内塑型件则发生同步的反向转动,在该转动过程中,内塑型件的多个长突出部则会间隔地作用于半成品件,使得半成品件边缘在特定的多个位置上进行凹部塑型,同时,外塑型件亦会作用于半成品件边缘进行外弧部塑型。其中,内塑型件的短突出部用于实现空挡位置,也即,当停止驱动装置时,短突出部能正对定位盘,这样,可避免损伤定位盘及油箱盖。
可见,通过内凹面塑型组件和外弧面塑型组件,可同时对油箱盖的边缘进行凹部及外弧部的塑型工作,具有质量佳、效率高及运行可靠的优点。
为避免油箱盖半成品件在塑型过程中发生意外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盘设置有内凹的定位槽,定位槽的槽底与油箱盖盖端相适应,定位槽槽壁沿其环向设置有若干个定型突起。定型突起应与成品油箱盖的凹部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突起设置有六个。本实用新型适用加工边缘具有六个凹部的油箱盖。
为实现内塑型件相对固定块的转动设置,进一步地,内塑型件为滚动轴承。应用时,滚动轴承的外圈面作用于油箱盖半成品件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面塑型组件设置有三组;所述外弧面塑型组件设置有三组。本实用新型适用加工边缘具有六个凹部的油箱盖。
为提高内塑型件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的上端还套设有防脱盖。
为实现驱动装置对转轴的驱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作用于所述转轴。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进一步地,还包括可覆盖所述安装座的封盖,封盖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口,通口正对所述定位盘的上方;
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个向上突起的连接块,封盖连接于连接块上。封盖的设置可避免操作人员遭受意外损伤,同时,也可保护内凹面塑型组件和外弧面塑型组件。
为结构优化,进一步地,封盖下端面设置有可容纳所述外弧面塑型组件上端部的第一容纳槽和可容纳所述内凹面塑型组件上端部的第二容纳槽。
为方便装卸封盖,进一步地,所述通口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有若干个延伸口。这样,操作者便可用手指施力于延伸口来移动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仁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仁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聚合液晶材料和经聚合的液晶膜
- 下一篇:液晶组合物及液晶显示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