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微波近场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9322.1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许弘毅;张柏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凌波近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10 | 分类号: | G01R33/1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微波 近场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近场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微波近场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微波近场成像系统是一种使电磁波成像的技术,通过机械装置控制平台或探针的移动扫描并测量不同位置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从而得到电磁波的场分布。
现有技术方案是探针固定,移动固定在二维机械平台的测试样品来扫描并测量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从而得到电磁波的场分布。(D.Schurig,J.J.Mock,B.J.Justice,S.A.Cummer,J.B.Pendry,A.F.Starr,D.R.Smith,Metamaterial electromagnetic cloak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Science 314,977-980(2006).)现有技术方案只能成像单一平面内的电磁波,而且因为运动平台的承重和尺寸限制,对所测试的样品的重量和大小会有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维微波近场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微波近场成像系统包括上位机、网络矢量分析仪、三维运动轴承和轴承控制器。
所述的网络矢量分析仪响应上位机的采集指令从而采集扫描区域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数据,并将所述的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数据传输并储存在所述的上位机。
所述的网络矢量分析仪的接收探针安装在所述的三维运动轴承上,随三维运动轴承一起移动;
所述的轴承控制器响应上位机的指令,驱动三维运动轴承的运动。
所述的三维运动轴承包括底座、X轴运动装置、Y轴运动装置和Z轴运动装置;X轴运动装置通过两个滑轨滑动安装在底座上;Y轴运动装置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X轴运动装置上、Z轴运动装置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Y轴运动装置;X轴运动装置、Y轴运动装置和Z轴运动装置分别可沿相互垂直的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滑动;网络矢量分析仪的接收探针以可绕Z轴旋转的方式设置在Z轴运动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三维微波近场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放置试验样品并设定好激发源,上位机发出指令给轴承控制器,控制三维运动轴承携带探针到扫描区域起始零点;
第二步,设定实验样品的扫描区域范围及扫描步长,设置网络矢量分析仪的频率范围,及频谱采样点数;
第三步,上位机向网络矢量分析仪发出采集数据指令,网络矢量分析仪存储扫描起始零点的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数据;
第四步,网络矢量分析仪完成起始点的数据采集后发出数据采集完成信息到上位机,上位机发送移动指令给轴承控制器,命令三维运动轴承运动到下一个位置,并发出采集数据指令到网络矢量分析仪采集并存储新的位置的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数据;
第五步,通过移动三维运动轴承带动探针扫描样品区域的每个位置并通过网络矢量分析仪采集不同位置的电磁场幅度和相位数据,得到每个频率点上的电磁场分布图。
所述第二步网络矢量分析仪的频率范围与试验样品谐振频率范围相同。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三维运动轴承,所以可以成像任意三维空间内的电磁场分布。不同的运动轴承组合,可以成像不同平面内的电磁场。传统近场成像系统只能成像单一平面内的电磁场。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开放式的扫描系统,接收探针运动而所测样品不动,所以试验样品大小,重量不受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运动轴承示意图;
图2为不同运动轴承组合成像不同三维平面的示意图;其中(a)为成像XZ平面,(b)为成像XY平面,(c)为成像YZ平面;
图3为本发的具体实验示例,其中(a)为表面波谐振器的俯视图;(b)为微波近场成像的谐振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近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四部分硬件:上位机(电脑),网络矢量分析仪,三维运动轴承,轴承控制器。所述的网络矢量分析仪响应上位机的采集指令从而采集扫描区域内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数据,并将所述的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数据传输并储存在所述的上位机;所述的网络矢量分析仪的接收探针安装在所述的三维运动轴承上,随三维运动轴承一起移动;所述的轴承控制器响应上位机的指令,驱动三维运动轴承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凌波近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凌波近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9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