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盖板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7201.3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8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祥;高超;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5/04 | 分类号: | B60R5/04;B32B27/06;B32B27/40;B32B27/12;B32B3/12;B32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盖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行业中,用户对后备箱内储物空间合理布置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且合理的利用汽车后备箱空间是汽车设计及使用过程中需要思考及解决的问题。目前,后备箱储物盒等相关配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汽车后备箱内。
后备箱储物盒是指存放在后备箱内的储物盒,将物品放置在储物盒内,使后备箱整洁,后备箱空间得到有效利用。但是,在后备箱内安装储物盒往往会造成原车的出厂自带配件或空间上的浪费问题。例如,在后备箱内安装带有盒盖的储物盒时,因备胎盖板占用空间相对较大,往往会将原车的备胎盖板丢弃,造成配件的浪费。如果直接将储物盒安装在备胎盖板上时,备胎盖板上移可能与后排座椅或侧围饰板发生干涉,无法实现密封作用,而且备胎盖板会占用储物盒的一部分空间,造成空间的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盖板及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盖板及汽车,盖板可实现在备胎舱和储物盒上的共用,避免与后排座椅或侧围饰板发生干涉,避免后备箱内配件或空间的浪费。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盖板,包括:
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依次包括可弯折部、连接部和密封部,所述可弯折部与所述密封部通过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弯折部和所述密封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柔性层覆盖所述间隙,且所述柔性层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密封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柔性层包括上表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由毛毡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下表层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盖板本体的上壁面设置有用于拉动所述密封部移动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盖板本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弯折部和所述密封部均由蜂窝板制作而成,所述蜂窝板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蜂窝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面板、蜂窝芯体和下面板,所述蜂窝芯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可弯折部和所述密封部均设置有至少一层无纺布层。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上设置有至少一层隔音层。
另外,优选地,所述盖板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层毛毡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盖板。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及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可弯折部与密封部通过连接部可转动连接,使得盖板的占用空间可以得到适当调整,避免其与后排座椅或侧围饰板发生干涉,盖板既可以密封后备箱内的备胎舱,又可以密封后备箱储物盒,实现在备胎舱和储物盒上的共用,避免后备箱内配件或空间的浪费。另外,盖板还具有装饰、承载重物、隔音降噪等作用,增加盖板的实用性,而且生产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盖板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盖板的剖视图。
图4为覆盖在备胎舱上的图1所示的盖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覆盖在备胎舱上的图1所示的盖板的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覆盖在储物盒上的图1所示的盖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覆盖在储物盒上的图1所示的盖板的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可弯折部;2:连接部;3:密封部;4:把手;5:间隙;
10:毛毡层;20:蜂窝板;21:上面板;22:蜂窝芯体;
23:下面板;30:无纺布层;40:隔音层;
100:盖板;200:备胎舱;300:后排座椅;
400:储物盒;500:侧围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7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监控系统、后视镜及车辆
- 下一篇:汽车中央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