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机碟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4537.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蔡海;胡敏;郑加洲;黄菊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7/12 | 分类号: | B04B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碟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碟式分离机,具体是涉及一种碟式分离碟片的结构设计,属于分离机领域。
背景技术
碟式分离机是一种高速沉降离心机,它以高转速及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且能迅速有效地把两种液体与一种固体的混合物分离出来,由于它的高效分离特点,已被广泛用于船舶、食品、医药、化工、纺织和环保等行业。分离机启动后电机通过立轴系带动转鼓高速旋转,当通料后,在不考虑物料本身特性的情况下,物料的分离效果取决于分离机转鼓转速(n)、碟片直径(d)、碟片半锥角(θ)。在实际使用中,一般在碟片上开多个导流孔,导流孔与转鼓旋转轴线AXIS成对称均匀排列,碟片的开孔位置即直径和直径下标Dmid(无孔时以碟片最大外径计算)对分离效果起到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对液固两相物料的分离时,如果开孔位置Dmid太小时,分离效果会不好,随着Dmid加大,分离效果会变好。但当开孔位置Dmid外移到极限时,则成了无孔碟片,由于这样就使得碟片无孔形导流流道及碟片边沿处可能产生紊流,分离效果反而变得不好。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已有在碟片边沿开圆孔或半圆孔的结构设计形式,效果不是很明显;且对同一大小转鼓,在其它参数不变时,碟片直径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但增大碟片直径有个不利的影响,会使转鼓积渣区变小,分离出的固渣很容易将碟片边沿处半圆孔导流道堵塞,导致无法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巧妙、简单、分离效果好且对同一大小转鼓,碟片直径可以设计更大的分离机碟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离机碟片,包括碟片、均布在碟片锥面上的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片的锥面底部边缘沿着锥面开设一组长槽;所述长槽的槽口长宽比为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特征在于:且长槽沿碟片锥面母线方向倾角+30°~-30°范围开设。在分离机顺时针高速运转过程中,料液被在离心力作用下直接沿着斜漕口导流而出,提高了导流效果和分离效率,大大缩短了固液分离时间。
进一步的,且长槽沿碟片锥面母线方向倾斜+30°或-30°开设。
进一步的,所述长槽由沿着锥面母线方向开设的矩形槽和圆弧状槽口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长槽的槽口长宽比为3~5。
进一步的,所述长槽为矩形或上边缘为弧状结构的长方形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长槽开设位置为顺时针方向靠近两条筋条中间或者左侧筋条位置开设。
进一步的,所述碟片的半锥角范围为30°~45°。
进一步的,所述筋条的高度为0.5~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带长槽形孔的碟片尤其是带斜角槽口的设计,对同一大小转鼓,碟片直径(d)可以设计的更大,从而增强分离效果,当固渣堆积到碟片边沿,即使向中心堆积超过碟片边沿一定量,只要不把长槽孔完全堵塞,物料分离的导流道还是保持畅通的,分离机就还能保持良好的分离效果。另外还提高了分离机对被分离物料的含固渣的适用范围,减少碟式分离机转鼓内靠近碟片边沿处被分离出的物料固渣堵塞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a)为右视图、图(b)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离机碟片,如图1中的图(a)和图(b)所示:包括碟片1和均布在碟片锥面上的筋条2,所述碟片1的锥面底部边缘沿着锥面开设一组长槽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长槽是沿着锥面斜向开设;且长槽沿碟片母线方向的倾斜角度为30°。在转鼓顺时针高速运转过程中,固渣在离心力作用下由斜漕口顺利排出,提高了排渣效率,也不会造成固渣堆积。所述长槽的槽口长宽比为3~5。所述碟片1的半锥角4为45°。所述筋条的高度经反复实验为固液分离效果很好的0.5~2.5mm。该结构设计简单,但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离机碟片,如图2中的图(a)和图(b)所示:包括碟片1”和均布在碟片锥面上的筋条2”,所述碟片1”的锥面底部边缘沿着锥面开设一组长槽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4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活塞推料离心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医用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