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工频电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1805.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6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苑县宏达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频电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工频电炉。
背景技术
工频感应炉是以工业频率的电流(50或60赫兹)作为电源的感应电炉。工频感应电炉已发展成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冶炼设备。它主要作为熔化炉用来冶炼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合金铸铁。此外,还作为保温炉使用,同前,工频感应炉已代替冲灭炉成为铸造生产方面的主要设备,和冲天炉相比,工频感应炉具有铁水成分和温度易于控制、铸件中的气体与夹杂物的合量低、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和改善了劳动条件等许多优点。因此,近年来工频感应炉得到迅速发展。而目前的工频感应炉一般采用翻盖形式,向炉膛内添加物料或进行其他小范围操作时,也必须将炉盖整体打开,使炉膛口完全敞开,热量散失大,且操作危险系数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工频电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翻盖型炉盖,热量散失大,且操作危险系数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工频电炉,包括炉壳,所述炉壳通过倾炉油缸转动设置在炉架上,所述炉壳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膛与所述炉壳之间设置有炉衬,所述炉壳顶部设置有炉盖,所述炉衬顶部设置有倒料口,所述炉衬与所述炉壳之间还设置有隔热保温层,
所述炉盖通过气缸滑动设置在所述炉壳上,所述炉盖一端与气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倒料口抵接的挡块,
所述挡块与所述倒料口接触端还设置有弹性块,
所述炉盖中部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上设置有透明窗,
所述炉盖上还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设置在所述翻盖下方,
所述炉壳上还铰接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通过支撑柱与所述炉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包括与所述炉架连接的主支柱,所述主支柱上铰接有副支柱,所述主支柱和所述副支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端均设置有卡柱,所述操作平台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卡柱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柱上设置有横向限位杆,且所述横向限位杆与所述操作平台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柱与所述炉架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柱通过磁力盒与所述炉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炉衬包括内炉衬,所述炉膛设置在所述内炉衬内,所述内炉衬外设置有外炉衬,所述内炉衬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外炉衬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道内,所述隔热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外炉衬与所述炉壳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炉衬上设置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炉盖采用翻盖形式的固有模式,将其设置为了滑盖式,这一设置实现了炉盖打开范围的无级可调性,便于用户根据使用需要灵活控制炉盖打开情况,无需将整个炉盖打开,这一设置有效减少了用户进行物料添加、杂质分离等小范围操作时的散热量,进一步降低了熔液飞溅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几率,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防护性,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其中,挡块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炉膛的密封性,避免了热量从倒料口处流失的现象发生,这一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的保温性能,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消耗,设置科学合理。弹性块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封闭时的气密性,增加了设备的保温性能,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消耗,设置科学合理。翻盖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炉盖启闭的灵活性,使得用户进行物料添加或杂质去除等小范围操作时,无需通过气缸移动整个炉盖,仅打开中部翻盖即可。这一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操作时的便捷性,降低了设备能耗。透明窗的设置便于用户随时对炉膛内部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工作时的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无需打开翻盖或炉盖,进一步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卡环既可用于翻盖与炉盖的卡接,又可作为搅拌棒的固定件使用,避免搅拌棒落入炉膛内,这一设置有效增加了设备的多功能性和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另外,炉壳上还铰接有操作平台,使用时用户可将待加入的物料临时放置在操作平台上,无需再炉体旁额外摆放操作台,也不会因将物料放置在地面上粘连灰尘,影响产品质量,这一设置既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粉尘的引入量,保证了熔炼的顺利进行和最终产品性能的优良性。
2、本实用新型中副支柱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柱对操作平台的支撑作用,提高了操作平台的可支撑重量。操作平台底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使用时用户可根据使用情况灵活调整主支柱或副支柱与操作平台之间的夹角,进而实现操作平台承重量程的可调性,这一设置有效增加了设备使用的灵活可调性,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苑县宏达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清苑县宏达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1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