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检修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8629.1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赵晓波;夏国志;陈波;郭宏飞;李燕清;张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座式 单轨 交通 系统 检修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检修通道。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例如我国重庆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也可以作为景区的旅游观光线路,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在运营区段主要采用双线的运营模式,即设置两条平行的轨道梁,在两轨道梁底部或侧面悬挂了检修通道。目前的检修通道是搭设在两相邻的盖梁之间的多根钢梁的基础上铺设钢格板而成。由于钢梁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其跨度大,承载构件的构造尺寸较大,因此钢梁的整体重量较重,增加了下部结构的荷载,导致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检修通道,使其具有体量轻盈、建设维修成本较低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检修通道,所述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包括两轨道梁和设置于所述轨道梁两端用于支承轨道梁的盖梁,所述检修通道包括多根沿横向设置于两轨道梁底部的横梁和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由钢格板铺设而成的底板,所述横梁通过横梁连接组件与轨道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连接组件包括一工字形的连接件以及将所述连接件分别与轨道梁和横梁连接的第一螺栓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通道还包括多根沿纵向设置于两盖梁之间的用于支承所述底板的钢缆,所述钢缆通过钢缆连接组件与盖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缆连接组件包括座体、预埋于所述盖梁上且与所述座体一体设置的锚钉和两相对设置在所述座体另一侧的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之间横跨设有一第二螺栓组件,所述钢缆的端部具有一可套在所述第二螺栓组件中的螺栓上的套圈。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成L形的第一板体和搭设在两第一板体之间第二板体,两第一板体的相对内侧与第二板体的下侧形成用于铺设电缆的电缆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钢缆穿过所述横梁,所述第一板体的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的防翘部,所述防翘部开有可使所述钢缆卡入的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检修通道,所述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包括两轨道梁和设置于所述轨道梁两端用于支承轨道梁的盖梁,所述检修通道包括多根沿横向设置于两轨道梁底部的横梁和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由钢格板铺设而成的底板,所述横梁通过横梁连接组件与轨道梁连接。该结构的检修通道,充分利用轨道梁作为主要承载构件,通过型钢横梁代替传统纵向钢梁,直接将荷载横向传递给盖梁,使得检修通道体量轻盈,建设维修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钢缆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检修通道,所述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包括两轨道梁和设置于所述轨道梁两端用于支承轨道梁的盖梁,所述检修通道3包括多根沿横向设置于两轨道梁1底部的横梁31和设置在所述横梁31上的由钢格板铺设而成的底板33,所述横梁31通过横梁连接组件32与轨道梁1连接。通常地,所述横梁31由工字钢制成。钢格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承重能力大的优点,将多块钢格板沿纵向(即沿轨道梁1长度方向)铺设在横梁31上,从而形成供人员(包括施工检修人员和应急疏散的乘客)行走的底板33。钢格板与钢格板之间、以及钢格板与横梁31之间可以通过卡槽、扣件等连接在一起,以保证底板33的整体性和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型钢横梁31将检修通道上的荷载横向传递到轨道梁上,并充分利用轨道梁1代替传统纵向钢梁将检修通道上的荷载纵向传递到盖梁上,较传统检修通道缩短了荷载传递路径,故构造尺寸较小,减轻了检修通道的体量,节约了钢材用量,减少建设和维护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横梁连接组件32包括一工字形的连接件321以及将所述连接件321分别与轨道梁1和横梁31连接的第一螺栓组件322。工字形的连接件321增加了横梁31与轨道梁1底部的间距,保障了列车限界要求(即避免机车底部撞击横梁31)。该结构的横梁连接组件,受力更合理,结构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8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盖梁的钢筋骨架片
- 下一篇:基于特征边缘提取的组合特征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