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采血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3015.4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0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安全采血针 直管 医护 生产成本低 操作部件 伸缩结构 血样标本 血液感染 缩回 保护罩 非弹力 接触性 采血 护罩 套筒 针刺 伸出 痛苦 污染 | ||
一种安全采血针装置,通过设置带伸缩结构的保护罩使针头只在采血时露出,操作部件位于针头后方,进行把针头伸出或缩入保护罩的操作时医护人员的手不需出现在针头前,杜绝了针刺风险,通过设置直管套筒,医护人员避免了与直管的接触,避免了接触性血液感染的风险,也不会发生血样标本受污染的情况,由于非弹力缩回式针头的设计,不会给患者增加额外痛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采血针。
背景技术
采血化验是现代医学辅助检查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利用采血针及采血管来完成化验初始的采血过程,目前世界各国医院因针头断裂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造成的采血针头人体伤害事故每年发生数百万人次。美国医学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另有8.6%来自于血液喷射或污染,上述事故主要发生在采血过程中。目前,常用的一次性采血针在出厂时给针头套上针套以保护针头,使用时拔掉或套上针套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刺伤危险,特别是在采血完成后从被采血者体内拔出采血针进行废弃处置时,一旦被刺伤会造成医务人员感染等严重后果。针对这一缺陷,有的采血针采用了伸缩式针头的技术手段,在采血完成后利用弹力将针头缩回至保护套等结构内。这样一来,虽然可以避免医务人员被刺伤,但是却会因为针头回缩的机械动作造成患者痛苦。另一方面,采血针软管另一端的用于插入真空采血管的直管,在使用时,因为缺少着力点,不易插拔或易插偏,而且缺少防护的直管还存在感染医务人员或血样标本受污染的风险。因而,现有技术的安全采血器材存在生产成本高、结构复杂、患者体验不理想、安全功能不全面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有效防止针刺伤及接触性血液感染的发生、并且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安全采血针装置。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带伸缩结构的保护罩使针头只在采血时露出,操作部件位于针头后方,在针头伸出或缩入保护罩的操作时医护人员的手不需出现在针头前,杜绝了针刺风险,通过设置直管套筒,医护人员避免了与直管的接触,避免了接触性血液感染的风险,也不会发生血样标本受污染的情况,由于非弹力缩回式针头的设计,不会给患者增加额外痛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采血针装置,包括针座、针头、用于插入真空采血管的直管、直管座,所述的针座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的针头,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所述的直管座连通,直管座的一端连通软管,另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的直管,其中,所述针座上设置针座柄,所述的针头及针座外侧套有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呈两端开口的筒形,保护罩的侧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的针座柄通过所述的滑动槽伸出保护罩、并与滑动槽形成滑动副,针座柄移动至滑动槽前端时带动针头完全伸出保护罩,针座柄移动至滑动槽后端时带动针头完全缩入保护罩之内,滑动槽后端设置有收针限位卡口,针座柄通过收针限位卡口将针头锁定在完全缩入保护罩内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前端设置出针限位卡口,所述针座柄可通过出针限位卡口将针头锁定在完全伸出保护罩外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柄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直管外设置有直管套筒,所述直管套筒一端开口另一端与直管座固定将直管完全套在其内,所述直管套筒的长度大于直管且内径大于真空采血管。
进一步的,所述直管套筒开口端外侧设置一圈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直管套筒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发生针刺风险或因接触直管发生接触性血液感染或者污染血样标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3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血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体应激微反应检测与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