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化学曝气法处理高砷废酸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8116.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军;李宝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武战翠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曝气法 处理 高砷废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涉及一种高砷废酸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曝气法处理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废酸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在地壳中大部分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矿床中常伴生砷。在冶炼过程中,砷常常伴随烟气进入硫酸系统,在净化工序进入废酸。含砷废酸随意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现有石灰中和处理废酸技术在中和过程中,砷以砷酸钙沉淀形式被除去,去除率达到了99.5%以上。但是该种方法对高含砷废酸的处理还不能稳定的达到环保标准,污水中砷超标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石灰中和处理高含砷废酸,废酸中砷去除不彻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化学曝气法处理高砷废酸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化学曝气法处理高砷废酸的装置,包括电化学曝气槽,电化学曝气槽由槽体、曝气装置、电化学电极、及脉冲电源组成;曝气装置由升入槽体底部的风管和该风管顶面上分布的曝气头组成;槽体底端连接有出液管,槽体内的两侧均装有电化学电极,电极材料为铁电极,两铁电极与脉冲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脉冲电源为N-P脉冲电源。
进一步的,槽体由耐稀酸腐蚀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槽体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口连接所述的出液管,出液管设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风管的进压缩风的管口处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槽体两侧装电化学电极,电极材料为铁电极,电源为脉冲电源;根据极板消耗程度改变N-P电极,并增加极板使用寿命,减少运行成本。通过脉冲电源设备,在氧化曝气槽上设置铁电极使废酸中的砷去除更加彻底,中和后污水实现达标排放。曝气头分布在曝气风管顶部用于增加反应液中氧含量促进亚硫酸钙的氧化作用,同时还起搅拌作用。经石灰中和,电化学曝气处理的废水,水中总砷降至0.5mg∕L以下,完全符合GB∕T25467-2010《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与传统方法相比,减少的工业水的消耗和石灰消耗,运行成本降低了40%,渣量减少了4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废水处理过程中不产生H2S等有毒气体和酸性渣,只产生中性渣或者碱性渣,对环境污染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砷废酸处理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化学曝气法处理高砷废酸的装置,包括由槽体1、曝气装置、电化学电极、及脉冲电源组成的电化学曝气槽;曝气装置由曝气头和升入槽体底部的风管4组成;风管4的进压缩风的管口处设有控制阀3。槽体底端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设有控制阀门5,槽体内的两侧分别装有电化学电极,电极材料为铁电极2,两铁电极2与脉冲电源6连接。脉冲电源为N-P脉冲电源6。槽体1由耐稀酸腐蚀材料制成,槽体1底部为锥形体结构,出液管与锥形体的底部连通。
实施例
如图2所示,砷在废酸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亚砷酸H3AsO3,另一种是固体三氧化二砷As2O3。在污酸中和槽中,加入石灰水,调节PH在7~9,废酸中的硫酸等杂质和氢氧化钙发生如下反应: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3+Ca(OH)2→CaSO3↓+2H2O
2H3AsO3+ Ca(OH)2→Ca (AsO2)2↓+4H2O
2H3AsO3+ 2Ca(OH)2→2Ca(OH) AsO2↓+4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8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集成的指纹识别芯片
- 下一篇:一种电吸附除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