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装配滤网的茶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7563.6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4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结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蔡碧慧;邓星文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网 陶瓷本体 本实用新型 茶斗 装配 连接部外表面 可分离地 漏斗部 适配性 漏斗 打磨 粗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装配滤网的茶斗,包括陶瓷本体以及滤网,陶瓷本体包括漏斗部以及形成于漏斗部下端的连接部,连接部外表面为粗糙的陶面,滤网与连接部可分离地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陶瓷本体上设置一表面粗糙的连接部,使得连接部便于打磨成与滤网相近的尺寸,从而提高了陶瓷本体与滤网的适配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装配滤网的茶斗。
背景技术
茶斗也称茶漏,其外形像漏斗,在下茶工序中起过滤茶叶之用。茶斗通常包括用于聚集茶水的茶斗本体以及过滤茶叶的滤网。现在技术中,茶斗本体优选生铜或陶瓷。
陶瓷茶斗的优点是经久耐用,品质优越。但是由于陶瓷在窑变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因此陶瓷茶斗窑变后,彼此尺寸大小有所差异,因此行业内通常是在茶斗本体的出水过滤端设置纱布,用纱布覆盖出水过滤端后,再用细绳捆绑纱布,最后用剪刀剪裁掉多余的纱布。但是这种用纱布作为滤网的陶瓷茶斗不方便清洗,使用一段时间后,纱布上的茶垢很难清洗,导致茶斗的卫生状况较差,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纱布,而纱布的跟换又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滤网的茶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装配滤网的茶斗,包括陶瓷本体以及滤网,所述陶瓷本体包括漏斗部以及形成于所述漏斗部下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外表面为粗糙的陶面,所述滤网与所述连接部可分离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本体除了所述连接部外表面的部分,其他部分的表面均形成釉层。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碗形,其底部和/或侧壁具有滤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设有弹性件,所述滤网套设在所述连接部外,从而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滤网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保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环形。
可变形地,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陶瓷本体下端连通的缺口,所述滤网的内侧具有与所述缺口对应的凸台,从而所述滤网的所述凸台适于穿过所述缺口安装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陶瓷本体上设置一表面粗糙的连接部,使得连接部便于打磨成与滤网相近的尺寸,从而提高了陶瓷本体与滤网的适配性。
(2)滤网与连接部可分离地连接,使得滤网可以单独取下进行清洁,也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装配滤网的茶斗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装配滤网的茶斗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装配滤网的茶斗包括陶瓷本体1以及滤网2。
陶瓷本体1包括漏斗部11以及连接部12,连接部12位于漏斗部11的下端,用于与滤网2连接。连接部12的外表面为粗糙的陶面,陶瓷本体1其他部分的表面均形成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7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保温茶壶的茶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DIY水杯或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