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钛合金熔模铸造射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5196.6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7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邬亨强;周建林;谭志荣;赖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新晶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张文宣 |
地址: | 34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铸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熔模铸造射蜡设备。
背景技术
钛合金熔模铸造是将钛合金液态倒入特定形状的铸模中待其凝固成形,在将其外壳去除即可,其铸模是通过蜡复制所需要铸造的物件,然后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胶)的池中,使以蜡制的复制品覆上一层陶瓷外膜制得;其蜡胚通过多套模具与辅助粘合设备制得,在制作蜡胚时必须会用到射蜡设备,但其大多通过人工搬运模具进行注蜡,其效率低下的同时容易造成工伤事故,且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操作人员拿注蜡枪注蜡时容易出现漏蜡现象,其原因是操作人员拿注蜡枪的力度不够造成,增加成本的同时也会影响车间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钛合金熔模铸造射蜡设备,通过进料输送带运送蜡模,通过万向球台调节蜡模上的注蜡口与注射头之间的位置,达到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且减少漏蜡现象。
一种钛合金熔模铸造射蜡设备,包括有基座、出料输送带、万向球台、进料输送带、支撑架、伸缩管、升降板、注射头、熔融管、气缸、限位开关、固定座和缓冲装置,所述出料输送带、万向球台、进料输送带和支撑架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熔融管和气缸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气缸下方,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气缸动力杆上,所述升降板设置在固定座下方,所述升降板通过缓冲装置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升降板上,所述限位开关位于固定座与升降板之间,所述伸缩管一端连接在熔融管上,所述伸缩管另一端连接在注射头上,所述注射头设置在升降板上,所述万向球台设置在注射头下方;还包括有集成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电性连接进料输送带、气缸和限位开关。
优选的,所述注射头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套。
优选的,还包括有导正装置,所述升降板上连接有若干个导正装置一端,所述导正装置另一端贯穿固定座,所述导正装置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
优选的,导正装置为导柱。
优选的,所述伸缩管内设置有加热丝。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钛合金熔模铸造射蜡设备,通过缓冲装置控制注射头与注模之间接触紧密度,通过限位开关控制气缸下降距离,使注射头在注蜡时不会出现漏蜡现象。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钛合金熔模铸造射蜡设备,通过进料输送带运送蜡模,通过万向球台调节蜡模上的注蜡口与注射头之间的位置,达到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且减少漏蜡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射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基座,2-出料输送带,3-万向球台,4-进料输送带,5-支撑架,6-伸缩管,7-升降板,8-加热装置,9-注射头,10-熔融管,11-气缸,12-限位开关,13-固定座,14-缓冲装置,15-导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钛合金熔模铸造射蜡设备,包括有基座1、出料输送带2、万向球台3、进料输送带4、支撑架5、伸缩管6、升降板7、注射头9、熔融管10、气缸11、限位开关12、固定座13和缓冲装置14,所述出料输送带2、万向球台3、进料输送带4和支撑架5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熔融管10和气缸11设置在支撑架5上,所述固定座13设置在气缸11下方,所述固定座13连接在气缸11动力杆上,所述升降板7设置在固定座13下方,所述升降板7通过缓冲装置14连接在固定座13上,所述限位开关12设置在升降板7上,所述限位开关12位于固定座13与升降板7之间,所述伸缩管6一端连接在熔融管10上,所述伸缩管6另一端连接在注射头9上,所述注射头9设置在升降板7上,所述万向球台3设置在注射头9下方;还包括有集成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电性连接进料输送带4、气缸11和限位开关12;所述注射头9上设置有加热装置8,所述加热装置8为加热套,还包括有导正装置15,所述升降板7上连接有若干个导正装置15一端,所述导正装置15另一端贯穿固定座13,所述导正装置15与固定座13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导正装置15为导柱,所述伸缩管6内设置有加热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新晶钛业有限公司,未经龙南新晶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5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铸造的低摩擦力环状导柱
- 下一篇:一种双立式射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