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式数字化温湿度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1294.2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研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束式 数字化 温湿度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式数字化温湿度采集装置,属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数据机房中都安装有温湿度采集装置,机房中设备一般都是标准机柜式安装,而且机柜中都装有服务器,小型UPS,配电柜等设备,留给温湿度采集系统安装的空间很有限,且温湿度采集装置不会以1U宽度安装在机柜中,普通的温湿度采集装置都适合通过定位孔安装在墙壁或通过导轨安装在导轨槽上,安装在机柜中不易固定,通过扎带固定不但占用机柜上下空间,且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式数字化温湿度采集装置,解决目前在机房中温湿度采集装置安装位置不便,采集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式数字化温湿度采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板卡、均设置在所述板卡上的温湿度感应探头、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电源信号接入端子和通信电路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源信号接入端子和通信电路模块相连接;
所述温湿度感应探头、控制模块、通信电路模块、电源信号接入端子顺次连接;
所述温湿度感应探头和电源信号接入端子分别设置在板卡的两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温湿度感应探头获取温湿度数据,并经过通信电路模块将温湿度数据发送到电源信号接入端子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信号端子的接口信号为RS485,端子选用4Pin间距为3.5mm的插拔式绿色端子,端子编号顺序为VCC,GND,A,B。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与温湿度感应探头通过IIC总线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板卡设置为细长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采用STM32F103C8的48引脚型号。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外形呈现线束状,一端安装有温湿度感应探头,一端安装有接线端子,传输线和供电线连接到电源信号输入端子,整个装置除了温湿度感应探头,使用热缩管或外壳包住,可与电源和信号线融为一体,安装时可用扎带简单固定在机柜或走线架上,不占用特殊空间或定位孔,安装方便,体积小,在对体积有特殊要求和安装不方便的场合非常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装置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温湿度感应探头,2-MCU,3-电源模块,4-电源信号接入端子,5-通信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温湿度感应探头,MCU,电源模块,电源信号接入端子,通信电路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MCU选用STM32F103C8的48引脚型号,MCU需+3VCC供电,使用外部无源8M晶振,使用MCU的1路串口作为数字通信串口,1路IIC接口作为内部串行接口,与温湿度感应探头通信,系统的BOOT0和BOOT1全部设置为低电平,MCU外加硬件看门狗MAX706R,连接到MCU的NRST引脚,当系统软件死机时,可调通过硬件看门狗复位MCU。
电源信号输入端子作为系统电源和信号的输入端,其中电源端子为整个线束式温湿度采集装置提供供电,电源支持9-30VDC,信号端子为整个装置提供信号交互接口,接口信号为RS485,端子选用4Pin间距为3.5mm的插拔式绿色端子,端子编号顺序为VCC,GND,A,B。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中各个模块提供电源,第一级电源芯片选用MC34063,输入电压9-30V,输出电压+5VCC,输出电感为220uH,输出电容为10uF/10V,纹波20mVDC;使用XC6206P332MR为MCU和通信电路提供电源,输入电压+5VCC,输出电压VCC3V3,输出最大电流200mA。
温湿度感应探头作为温湿度采集模块,通过温敏电阻和湿敏电阻感应环境温度和湿度,通过IIC总线与MCU通信,发送温湿度信息,温湿度感应探头采用集成芯片SHT20,该芯片IIC的CLK和DA通过4.7K电阻上拉到VCC3V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研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研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1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空气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环境检测装置